大文化遗产观:解读京味文化的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5-01-01 22:36:35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大文化遗产观:解读京味文化的新视角

何谓“京味文化”?

京味文化,作为北京历史进程与文化多样性的独特印记,不仅承载着北京从北部边陲重镇到国家首都的变迁历程,更是由多民族移民共同创造并传承的生活文化传统。在民众与自然、历史的互动中,京味文化被不断再创造。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表现形式的鲜明地域性和丰厚历史性上,更在于其所蕴含的知识、技能和记忆等传统,能够在代际传承中延续,同时也能代表各类人群在北京社会生活的当代实践。

长久以来,京味文化常被简单等同于“老北京文化”。事实上,京味文化是动态发展的,始终处于一种活跃、有生命力的状态。每一个时代的文化主体都以具有时代特征的创造性实践丰富着其内容积淀,并使其持续性地与既往传统进行互动。这种互动使京味文化中的古都积淀和当代创造融为一体,既保留了皇家园林、寺庙古建、运河遗产等历史遗存,也孕育着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仪式和节庆活动等活态实践。静态“古物”与活态文化相交织,共同展示了京味文化多样的文化生态及其内涵的动态演变。

用大文化遗产观解读京味文化

大文化遗产观,关注不同类型遗产之间的互生与相互关联,认为各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物质文化遗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展示和传承的空间和载体,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赋予了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命力。以这种包容性的遗产认知理念为引领,可以完成涉及长时段、大空间的遗产要素的系统性整合与创新性生产。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世界遗产不仅凝聚了中国古代都城的规划理念与礼制精髓,更在15处遗产构成要素中,生动展现了北京城与人的历史对话和不同时代主体创造的叠加效应。若仅从单一遗产观念出发,我们或许只能窥见其中古建架构、形态规制等物质层面的历史价值,而大文化遗产观的引入,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大文化遗产观最为核心的理念,在于突破遗产形态的界限,以整体的方式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认识和保护。从这一视角出发,中轴线不仅是一条坐落着古建群落的轴线,更是一条展现主体活态实践的轴线。沿线那些被不断再创造的鲜活实践,如胡同中新老北京人的生活模式,传统老字号、寺庙会馆等文化空间内与时俱进的群体知识,同当代北京民众情感关联密切的“地方感”等,塑造了京味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们与15处遗产构成要素共同构成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感的基石。这种认同,作为人与城之间不可分割的情感纽带,深刻地蕴含着他们对这座城市独特风貌、悠久传统以及人文精神的认可和深切的归属感。因此,如果能以中轴线上标志性的遗产空间为依托,以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其他活态文化遗产为内涵,统筹沿线多类型文化遗产资源,就能使京味文化的创新发展实践完成从“以物为主”到“以人为本”的深刻转换。

大文化遗产观助力京味文化创新发展

与上述实践思路一致,在京味文化的创新发展中,我们应需秉持大文化遗产观,以开放视角与持续性认知,将能系统性展现“老北京”风采与“新北京”风貌的文化遗产符号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由多重文化交织、多种类型文化遗产共筑的资源体系,并深入挖掘其活态实践的关键节点与亮点。

首先,为强化这种文化认同感,选择那些能突显京味文化主体性的多类型文化遗产的交叠要素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胡同作为北京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其狭窄而悠长、曲折而多变的特点,宛如北京的血脉,流淌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胡同里的四合院、老槐树、石板路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京味文化中的独特空间。在这一空间中,交叠着众多承载京味文化的遗产元素:胡同深巷里的地方美食、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邻里日常的生活情境……只有将民众生活中的物质空间和文化实践进行整体考量,胡同才能从地理空间转变为呈现北京独特风貌和人文气息的重要载体。此外,诸如朝阳区皮村、通州区里二泗村等传统村落,在北京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承担了帮助外来务工者融入城市的桥梁功能。在这样的村落中,“新北京人”与当地原住居民共同参与本地传统香会表演,深入交流,“新工人文化艺术节”等新文化实践,也成为增强外来者归属感的途径。京味文化本质上是北京人呈现人与城市之间深刻对话的主体实践。因此,只有突显了文化主体性,才能更充分地展现出京味文化中丰富的情境构成与意义表达。

其次,善用“文化遗产+”模式,深入挖掘京味文化的跨类型资源,应成为当前文化工作的重要方向。

以京剧传承为例,京剧作为京腔京韵的代表符号,意义深远。但老票友和新青年们对京剧的期待却不尽相同。面对北京民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我们既可以通过传统剧目的挖掘与复排、服饰与道具的传承与保护、表演场所的修复与利用等方式,满足老票友对京剧传统的期待,也可以借助“京剧+教育”“京剧+科技”“京剧+时尚”等多种模式,充分尊重并满足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京味文化的创新发展,旨在推动北京当代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提供突显人文关怀的文化服务,发展体恤民情、适应北京发展的实践模式。

再次,坚持守正创新,充分认识京味文化的活态本质。在维系“老京味”生产的同时,也要关注“新京味”的创造,将反映“老北京”传统的各类型文化遗产与“新北京”文化建设的需求关联起来。

比如南锣鼓巷、什刹海等“老京味”的代表地,在近年保护与传承胡同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吸纳了现代创意元素,如开设特色小店、咖啡馆、艺术工作室等,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和文艺爱好者前来打卡。这种“老京味”与“新需求”的巧妙结合,不仅丰富了社区空间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这样的尝试可以突显时代的流动性与主体创造力的多样性,使京味文化的创新发展实践推动北京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我们应秉持大文化遗产观,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推动京味文化的创新发展,让国人理解首都,让世界读懂北京,让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康丽,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责编:郝帅、申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