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明年财政、货币政策为何突出一个“效”字?

发布时间:2024-11-30 19:46:10 来源: sp20241130

   中新网 12月13日电(中新财经 宫宏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针对明年的经济工作部署,本次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为何财政和货币政策都强调一个“效”字?传递出哪些信号?

资料图:人民币。 艾庆龙 摄   资料图:人民币。 艾庆龙 摄

  财政政策要“增效” 助力经济增长新动能

  2023年,中国经济复苏向好,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但整体来看地方财政仍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这一提法与去年的“加力提效”基本一致。其中,“提质增效”是指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这是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财政政策中的多处表述都体现了中央对政策“提效”的更高要求。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中新财经表示,未来,财政政策还会加大力度来支持实体经济等领域的发展。

  除了“提质增效”,会议还要求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温彬分析称,财政政策将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大政策扩张力度,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而之所以强调“适度”,则与经济持续修复,财政增收有基础,政策过度扩张力度的必要性下降有关,同时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

  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也对媒体表示,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既有利于短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平稳过渡,也为长期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助力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形成创造条件。

  货币政策要“有效” 物价、高质量发展成重要考量

  在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门强调了“精准有效”。对此,温彬表示,“有效”体现出后续将更为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

  如何衡量货币政策“有效”?在货币供应量方面,今年会议要求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温彬认为,会议侧重强调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水平预期方面的重要作用,意味着通胀或成为下一阶段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预计2024年货币政策将会适度发力,推动物价水平温和上升。后续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应有之义。今年会议要求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

  杨德龙表示,这些领域都属于新兴的经济领域,比较缺乏资金,通过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支持,能够更好发挥金融机构在推动经济转型方面的作用。

  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青提到,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效”,这意味着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的“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会得到具体落实,2024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受到进一步倚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小微企业及房地产行业等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资料图:光伏发电园区一隅。张进刚 摄   资料图:光伏发电园区一隅。张进刚 摄

  风险化解更“精准” 为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支持

  维护金融稳定、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要命题。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个大的框架下,今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特别提到了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周期性问题、结构性问题显现,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面临一定挑战。杨德龙也提到,中小金融机构当前遇到的困难比较大,中央这一表述体现了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决心,意味着将为一些遇到资金链问题或其他风险的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更多支持。

  “对银行业而言,接下来的重点是进一步做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董希淼表示,要从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支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强化银行主体责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同时将优质中小银行打造成为“专精特新”银行。(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