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 摆脱“塑”缚

发布时间:2024-12-25 01:39:21 来源: sp20241225

  工作人员在浙江台州的海边收集废旧渔网。   新华社记者 林光耀摄

  【近镜头】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葭沚码头,“船老大”赵师傅正搬运着一箱箱从“小蓝之家”免费兑换回来的矿泉水。赵师傅说,渔民一次出海常常要喝掉几十箱矿泉水。以前喝完后,瓶子就随手丢掉,现在只要在中国海洋塑料可视化认证平台——“蓝色循环”上申报,不但能免费兑换矿泉水,而且会有专业的公司上门回收空瓶。

  

  除了塑料瓶,渔网、鱼盆、浮标等也都在回收范围内。

  “这样一来,从源头上减少了海洋塑料垃圾的产生,既保护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现在海面上干净多了。”赵师傅高兴地说。

  “小蓝之家”是“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项目(以下简称“蓝色循环”项目)的一部分。2023年10月,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和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蓝色循环”项目,从全球25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23年联合国“地球卫士奖”。

  海洋塑料是海洋废弃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洋生态环境危害很大,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是全球性难题。如何协同多方力量,破解这一难题?在一个特殊的手机壳里藏着答案。

  在生态环境部2022年6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相关负责人拿出了一个手机壳。扫描手机壳上的二维码,就可看到该手机壳使用了约8.4克海洋塑料,约等于5个塑料瓶盖,还能看到制作这个手机壳的塑料是谁捡的、谁运的、存哪里、谁转运、谁再生、谁制造等。

  这个手机壳正是来源于“蓝色循环”项目。

  “蓝色循环”项目通过政府引领、企业主导、产业协同、公众联动,根据海洋垃圾产生和分布的特点,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和实体化收集网络,用大数据赋能,形成了海洋垃圾的收集、运输、再生利用的可循环价值链,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不但大幅减少了财政投入,而且使参与的渔民有钱赚、企业有动力,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进入良性循环。

  在椒江区大陈岛的海滩上,来自沿海村镇的李荷娇正在捡拾埋在沙里的塑料瓶和被海浪冲上沙滩的泡沫塑料、渔线渔网等。“我每天都会在海岸边捡拾塑料垃圾,送到‘小蓝之家’。”李荷娇说,捡拾塑料垃圾已成为她的一项新收入。

  李荷娇收集的海洋塑料垃圾,会汇集到码头边的“海洋云仓”中,里面的设备对塑料垃圾进行倾倒、破碎、造粒、输出等工序,对入仓人员、地点、时间等信息实现全过程实时记录等。

  据统计,经过“蓝色循环”项目的前端处理,塑料垃圾容量减少了90%,高效生产出的再生塑料粒子,通过智能算法合理规划的运输路线,被统一运送到规范化的企业,再生产成手机壳、汽车配件、行李箱、服装等产品。作为“蓝色循环”项目的运营主体,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依托“物联网+区块链技术”,构建海洋塑料废弃物“收集-储存-运输-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视化的闭环治理体系,实现海洋塑料废弃物源头控制、低碳回收和循环利用。

  截至目前,已有237家企业、1.02万艘船舶加入“蓝色循环”项目,沿海妇女、老人和渔民等参与人次达6.18万,项目累计收集处理海洋废弃物1.09万吨,其中塑料废弃物2254吨,减少碳排放约2930吨,一线收集人员年增加收入约1.3万元。项目还将海洋塑料交易的20%作为“蓝色共富基金”,并精准惠及收集群体,渔民累计获得1.2亿元绿色低息贷款等,实现了海洋治理、资源循环、共同富裕的融合发展。

(责编:袁勃、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