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高度关注嫦娥六号“奔月”——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被寄予厚望

发布时间:2024-12-27 08:19:01 来源: sp20241227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刘 霞

  5月3日17时27分,长征五号火箭携带重达8吨多的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六号的核心使命是从月球背面采集约2公斤样本并带回地球进行分析。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称,如果嫦娥六号任务取得成功,将是世界上首次实现月背采样。

  “科学家对嫦娥六号任务寄予厚望”,英国《自然》杂志网站在6日的报道中指出,如果成功,其采集的样本将是“一个宝库”,有望改变人们对地球和月球以及早期太阳系历史的理解。该任务还携带了来自法国、瑞典、意大利和巴基斯坦等国的科学载荷,反映了中国为促进太空探索领域的国际合作所作的努力。

  53天月球探险具历史意义

  《自然》报道称,中国成功发射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嫦娥六号,此次为期53天的月球探险将是中国执行的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月球任务。

  英国《卫报》指出,嫦娥六号将尝试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样本。该盆地是月球上最大且最古老的撞击坑,位于月球背面。中国是首个勇敢尝试的国家。

  华盛顿大学行星科学家布拉德利·乔利夫对《自然》解释称,因为地球的潮汐锁定,月球的背面总是背对我们。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比登陆月球正面要复杂得多。科学家可以直接向在月球正面登陆的航天器发送信号,但背面着陆需要通信卫星在月球周围传输中继信号。

  今年3月,中国成功将鹊桥二号中继卫星送入月球轨道,旨在确保月球背面的嫦娥六号与地球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鹊桥二号卫星配备了一个直径4.2米的无线电天线,《自然》报道称,这是深空探测中使用同类天线中最大的一个。

  美国布朗大学名誉教授詹姆斯·黑德表示,这些样本可以提供有关“月球和太阳系起源及其早期历史的新见解”。

  英国《新科学家》认为,这些样本对于理解月球、地球和整个太阳系的历史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人们研究约39亿年前撞击地球和月球的许多小行星碎片,以及解释为什么月球背面的岩石与正面的岩石有所不同。

  中国太空能力的一次关键测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3日的报道中指出,嫦娥六号探月任务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机器人探月任务,是中国太空计划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执行嫦娥六号任务也是中国太空能力的一次关键测试。

  近年来,中国在月球探索方面取得长足进步。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以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2013年,中国第一个无人登月探测器嫦娥三号成功落月,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从此遨游苍穹。

  技术复杂的嫦娥六号任务是在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任务的基础上进行的。2019年,嫦娥四号让中国首次实现在月球背面无人登月。2020年,嫦娥五号从月球正面取回样本。

  《卫报》指出,如果此次嫦娥六号任务成功,将极大增强中国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的信心。接下来,中国将继续推进月球探索计划,包括探索月球南极是否存在水资源,并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个初步基地等。

  黑德还指出,嫦娥六号任务几乎涵盖了中国航天员未来登陆月球所需的每一个步骤。

  太空探索国际合作的新舞台

  美国太空新闻网在4日的报道中提到,嫦娥六号任务还携带了来自法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的科学载荷以及一颗中巴合作的立方体卫星。

  法国提供了探测月球地壳中释放出的氡的“外泄氡探测”仪器,用来研究氡等挥发性元素在月壤及月表之外的扩散。在欧空局支持下,瑞典提供了“月球表面负离子”有效载荷。意大利的无源激光镜面反射器也随嫦娥六号前往月球。7公斤重的ICUBE-Q立方体卫星则是巴基斯坦国家航天局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之间的合作成果。

  中国计划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该项目被称为国际月球研究站计划,一些国家和组织已经签署协议参加该计划。(科技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