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8:43:34 来源: sp20241230
孙景南在为焊接做准备。 中车浦镇公司供图
【绝活看点】
从事电焊工作30多年,孙景南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多项荣誉。2019年,“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现已完成技术攻关201项、成果转化44项。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在认真听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的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赞叹,“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交通行业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国际的前头,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作为来自一线的工匠,孙景南在发言中分享了她的思考:“何为‘匠’?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30多年的工作中,正是凭着这股“斤斤计较”的劲头,孙景南经历了“从传统的铁路客车到地铁、高铁动车组,从国外技术引进到大范围自主研发”的发展历程。
不久前,记者走进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浦镇公司”)车体分厂:一列20多米长的车体中,孙景南身穿10多斤重的防护服,手举焊枪正在作业。只见焊花飞溅,一条细密的鱼鳞焊纹逐渐成形,铝合金车体被焊接在了一起。
1990年,孙景南走上焊工岗位。当时,厂里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张家美师傅带着孙景南工作。有一次,孙景南拿来一张图纸,请教师傅如何操作;师傅接过来看了一会儿说:“这种情况我没遇到过!我先查查资料,试焊之后再告诉你。”过了几天,师傅不仅带来了搜集到的资料,还把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告诉孙景南。
渐渐地,师傅严谨的态度让孙景南养成了注重细节的习惯。直到现在,每次焊接前,她都会对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焊点细节反复考量。
上班时跟着师傅学,下班后用边角料继续练……为了练稳定、练臂力,她一蹲就是几个小时。入职刚两年,孙景南就在公司举行的青年职工技术竞赛中赢得第一名。
2000年,中车浦镇公司开始承接地铁生产项目,孙景南被选中派往国外学习铝合金焊接技术。为了掌握新技术,孙景南刻苦钻研,遇到看不懂的外文资料就抄下来,对照外文词典进行翻译……
有一次,焊接作业要求焊接间隙2至3毫米的铝合金。面对这一挑战,在场的工人纷纷表示“技术难度大,太容易焊穿”。这时候,孙景南主动站出来,仔细观察、细致操作,顺利完成了这项作业,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在不断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之后,孙景南获得国际焊接技师证书。
2010年左右,公司开始承接高铁车型的生产业务。虽然高铁车型与地铁车型的焊接操作有相似之处,但是在保证高铁车体轻量化的同时,必须使其具备足够的强度,因此对焊缝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孙景南告诉记者,由于高铁是铝合金材质,熔池没有明暗的变化,更多凭借的是焊接操作时的感觉,“可以把铝合金焊接熔池看成荷叶上面的水滴,当水滴下落时,就是你能焊透的时候,但如果下沉速度太快,焊接速度跟不上,那可能就会焊穿了。”
2008年,公司开展地铁车型全焊接线建设时,她进行各种复杂接头焊接工艺的焊接测试,从2毫米到30毫米不同厚度的板材,她足足焊了200多种,记录下每项参数,为公司建立起焊接数据库。
凭着这股韧劲儿,孙景南不懈努力、不断攻关。2018年,在公司时速250公里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车体试制项目中,孙景南牵头成立了“250公里工艺试验党员攻坚队”,率领团队成员攻克了司机室前窗骨架组焊变形等技术难题10余项,只用45天便完成了任务。
在长期工作中,孙景南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焊接技能,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30多项荣誉。
为促进更多年轻技术人员提升技术水平,2012年,中车浦镇公司成立“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为了帮助徒弟们领悟铝合金焊接的正确感觉,孙景南常常攥着学生的手,手把手地教,直到学生清晰体会到“焊透”的感觉为止。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后,孙景南会戴着面罩观察学生们的操作,直到学生的焊接操作达到标准,当天的课程才算结束。郭有东从一进厂就跟着孙景南学习,在孙景南的指导帮助下,他的技术水平快速提升,24岁时便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孙景南所带的徒弟中,已有12人获得技师职业资格、4人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3人在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019年,“孙景南技能专家工作室”获得“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截至目前,团队已完成技术攻关201项、成果转化44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3日 07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