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08:08:16 来源: sp20241114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1935年9月17日,在南开大学新学年“始业式”上,校长张伯苓向学生提出著名的“爱国三问”。彼时,东三省已然沦陷于日寇之手,中华大地山河破碎,国家和民族处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境地。面对内忧外患,无数年轻学子心怀报国之志,一边学习知识技能,一边树立远大理想,前赴后继地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战争年代,青年淬炼刚毅坚卓的爱国情怀,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初心不改,正是对这“爱国三问”的响亮回答。
9月21日,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活动邀请思政课教师、南开大学师生代表、奥运冠军、文化名家、平凡英雄、青年榜样、国际友人等,通过“思想性+艺术性+技术性+传播性”的创新形式,同上一堂网上网下大思政课,启迪激励新时代青年以实际行动回答好“爱国三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如何用好我国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上好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关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明确教育的目的。1919年,南开大学创建伊始,张伯苓就曾写道:“教育目的,不能仅在个人。当日多在造成个人为圣为贤,而今教育之最要目的,在谋全社会的进步。”从本质上看,教育不仅是对受教育者个人的成就,也是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培养其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需要出发,牢牢把握时代方位。在这一进程中,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以实践引导青年。在思政教学中,没有不来源于实践的理论知识,也没有不需要理论指导的实践锻炼。对尚在校园的年轻人而言,只有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与社会现实“亲密接触”,才能对国家的现状、时代的脉搏有所实感,进而对书本中的道理和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领悟。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逄锦聚年轻时种过地、做过工、当过小学教师、创办过乡村中学,他常说:“经济学家不应只做从书本到书本的教书先生,应当一生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直到近年,他依然以年迈之躯带着学生深入基层一线。以逄锦聚为榜样,教育工作者还应努力将思政教育贯通融入实践,引导并帮助当代青年扎根脚下的土地。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善用榜样的力量。那些秉持崇高品格、取得非凡成就、绽放人性光芒的青年榜样,在思政教育中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示范效应。2017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开大学8名入伍大学生回信,肯定他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在今年的“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活动上,哈萨克族青年阿斯哈尔·努尔太作为这8名入伍大学生的代表现身说法,他所讲述的故事,正是一堂再生动不过的“国防教育课”。同龄人的身份,加上鲜活的奋斗故事,最容易激起青年的共情共鸣,用好这份力量,有助于推动青年思政教育走深走实、提质增效。
更高水平的“大思政课”,要与网络深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曾专门强调:“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当前,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深入探究互联网背景下的传播与认识规律,有效利用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并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聚合作用。立足网络,大力推动“数字思政”新生态构建和体系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政教育对年轻学子的吸引力,也能重塑思政教育的“打开方式”,进而使其触达“网生一代”的视线与内心。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民族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本质上看,将“大思政课”做大做强,就是为了给新时代中国青年鼓舞士气、指明方向,引导他们从“倾听别人的故事”到“谱写自己的故事”,在实干中担当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进而为一代代中国青年传承至今的爱国主义精神注入新的内涵,将这一代人的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本报评论员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