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维穿越大汉,肯定会发现西出阳关多故人!

发布时间:2024-11-25 23:22:28 来源: sp20241125

  昨天,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中指出:

  “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丝绸之路南道。(图片来源:阳关博物馆官网)

  阳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地理节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这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诗句千百年来留给我们太多的遐想与释读,让阳关这个边陲官驿被世人所知。那么诗句中的“阳关”到底在哪里?它在历史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

  阳关就如丝绸之路上的一扇大门,它是中原经敦煌郡前往西域并与西方世界交往交流的重要关隘,门内门外络绎不绝的人来人往使得丝绸之路多元文化交流得以实现。

  01

  “阳关”名称的由来

  关于阳关的得名,传世史籍与敦煌文献皆有记载,一般认为阳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曰阳关。另外一说,称杨姓官员追逃亡罪犯出此关,因名阳关。实际上它是因移民村落而命名的关塞。

  西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将玉门关西移至敦煌西,位置就在后世阳关一带,并将这一塞城改称为玉门关,作为一个军事和出使共用的关隘。

  汉武帝后元年间(前88年—前87年)又将玉门关北迁到今敦煌西北小方盘城,而玉门故关改称阳关。

  我们认为,阳关的得名极有可能与所在地的移民有关。从西汉元狩二年起,就有一批来自南阳、颍川郡的移民迁徙到这里,建立村落,因此其中就有一批来自颍川郡阳翟阳关聚的移民,以阳关聚命名新的关隘。

  另外,也有一种可能,他们是根据成皋的玉门和阳翟的阳关的地理位置来命名敦煌西部的阳关和玉门关。阳关与玉门关分置之后,凡是与军事相关的事务都经由玉门关进出,阳关负责与西域地区通使和商业贸易往来。

▲阳关出土的主要货币。上排汉五铢,径2.35厘米—2.4厘米,中间为武帝五铢,两侧为西汉中期以后至东汉初期五铢。中排为剪边五铢,流行于汉末魏晋。下排左边是一枚五铢,右边是一枚开元通宝。现藏于阳关博物馆。(图片来源:阳关博物馆官网)

  02

  沟通西域的要地

  西汉的敦煌是经营西域的基地,也是与西域诸国商业贸易的都会。敦煌郡阳关在西汉经营西域的过程中、在与西方世界交流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阳关位置图。(图片来源:敦煌阳关景区微信公众号)

  敦煌郡的设置和阳关的设置与经营西域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西汉时期的敦煌郡是西域诸国客使进入河西走廊的首站。西域诸国客使一般经由阳关入塞,进入敦煌郡后,西汉政府或敦煌郡境内诸置(置: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会派专人护送往东行进;待从长安返回西域时,敦煌郡诸置还须派人将他们护送回国。

  阳关实际上是出敦煌往西域的必经之关隘,《汉书·西域传》记载西域诸国的里程时,都要记载本国到阳关的距离,说明西域诸国之人行经阳关前往西汉长安,敦煌阳关是他们必须经过的关隘。阳关置关都尉,关都尉负责关隘的守护和检查过往行商使者,还负责护送外国使者和行商。

  03

  物资转运的枢纽

  阳关是西汉经营西域的物资存储与转运的必经之地,位于西汉敦煌郡西行交通的西端,阳关附近的龙勒置是进入敦煌的第一个驿站。

  敦煌郡的九个驿站,东起渊泉置,西行经冥安、广至、鱼泽、鱼离、悬泉、遮要、敦煌,最西到达位于阳关附近的龙勒置。西出阳关之后,行经白龙堆道,经过文候障,往西到达楼兰附近的伊循,大概需要三十天时间。

▲阳关地区出土文物:储水罂 汉—魏晋,现藏于阳关博物馆。(图片来源:阳关博物馆官网)

  西汉经敦煌运送到西域的各种军备物资以及屯田军队士兵、官员和家属,都是经过龙勒置出阳关前往西域地区的。

  西域诸国客使向西汉政府贡献的名马、橐驼等物种,酒麴等特产也是经由阳关到达敦煌,然后前往长安等地的。

  同时西域商团携带着大量的商品物资赴敦煌、长安进行贸易;西汉在西域的行政管理机构西域都护府与西汉中央政府间信息沟通,皆是经由阳关往来的。

  西汉先进的铁器和冶炼技术、医药和医学技术、丝绸和纺织技术、纸张和造纸技术等也是经由阳关沿着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

  可见,敦煌在汉代发展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都会城市,阳关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阳关地区出土文物:三足铜盆 汉,现藏于阳关博物馆。(图片来源:阳关博物馆官网)

  04

  文化交流的大门

  阳关是西汉经营西域迎送接待往来使者的关口,是西汉与西域通使和亲的关隘。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经由敦煌前往乌孙,当时阳关和玉门关还没有分置。

  甘露三年(前51年)细君公主返回西汉长安行经敦煌郡,根据敦煌悬泉汉简的记载,西汉迎接解忧公主是经由龙勒置驿站进行,用传马送解忧公主等人经过,就是说公主是经阳关入塞,而不是经玉门关进入西汉的。

  因此阳关设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同西域诸国通使的需要,也可佐证阳关是中原与西域交往交流交融的关隘。

  05

  西出阳关有故人

  唐代高僧玄奘从天竺取经归来,东进阳关返回长安,边塞诗人岑参于天宝年间两次赴西北边塞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任职,也屡经阳关,更留下“阳关万里梦,知处杜陵田”的千年佳句。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阳关渐趋萧条,昔日繁华的边关,终至颓毁。

  曾经,作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阳关长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迎送往来的使者,保护过路的商旅,见证了东西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

▲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烽火传递。(图片来源:阳关博物馆官网)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他在正在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中,指出:“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

  今天的阳关以及他所昭示的中西互联互通,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得它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却随着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名句扎根在中国的精神家园中,成为见证古代丝绸之路辉煌的重要遗迹,它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阳关遗址以及阳关博物馆等形成了新的组合,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继续向世人展示着它昔日的辉煌。(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作者简介:郑炳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萃英学者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甘肃省历史学会名誉会长。)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