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雪域高原辟新途

发布时间:2024-12-27 08:24:26 来源: sp20241227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歌曲《天路》唱出了西藏人民对铁路的渴望,也赞扬了铁路建设者付出的艰辛努力。

狂风暴雪、风火山隧道、唐古拉山……一幕幕情景剧舞台背景,还原了建设者当年在海拔4500多米冒风雪、战严寒、抗缺氧,甚至牺牲生命的顽强劳动场景。10月17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弘扬青藏铁路精神”巡回报告会在西藏拉萨举办,震撼人心的场面与情节让人泪湿衣襟。

1984年5月1日,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投入运营。2006年7月1日,全长1142公里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通车,标志着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段全线建成通车。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筑路亦筑梦,这条铁路犹如一条钢铁巨龙,越过昆仑山脉,跨过雪域高原,寄托着新中国几代人的梦想,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眼下虽已进入高原寒冷时节,乘坐火车进出西藏的旅客仍然较多。“我们在拉萨游玩了一周,看了布达拉宫、南迦巴瓦雪山,吃了一些特色藏餐美食,感受了高原美景与民族特色文化。”来自浙江的高海丹一家4口到拉萨旅游,正在拉萨火车站候车乘坐Z166次列车返程。

作为西藏首批藏族铁路职工之一,43岁的斯朗卓玛自2006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已成长为拉萨火车站副站长。她见证了高原的发展变化。

“青藏铁路通车18年来,最直接的体现是增强了各民族旅客进出西藏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来西藏旅游、经商、务工的人多了,带来先进的技术,同时西藏人到其他城市上学、旅游也更方便了。”她说,高原群众逐步跟上了时代潮流。

斯朗卓玛依稀记得,2006年以前拉萨火车站周边全是土路,一个商铺都没有,满目荒凉。如今火车站所处的区域建有休闲运动公园、学校、医院,还有宽阔的柏油路。

青藏铁路通车还为那曲、拉萨等地运来更多生活用品、生产物资,大大提高了货运时效、安全性和运输量。

秦进元在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西站工作了15年,见证了铁路货运的发展。“铁路货运不仅明显降低了流通成本,也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稳定工作。”他说,2006年以来拉萨西站货场合作的物流公司,从4家增至目前的20多家,货物到发量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32.9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571.3万吨,年均增长率17.2%。

阿旺多吉于2015年在拉萨成立西藏吉达物流有限公司,有员工近20人。“这几年不论是各种食品还是建筑材料,西藏需求量很大,目前公司经营顺利,所有员工都来自拉萨周边的农牧区,人均年收入20万元以上。”

18年来,青藏铁路明显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交流,已成为西藏连接祖国多地的“生命线”。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青藏铁路累计运送进出藏旅客3688.5万人次、运送进出藏货物8775.1万吨。西藏的GDP由2006年的342亿元增至2023年的2392.67亿元。

繁荣的背后,离不开一批批前赴后继的建设者。对于当年青藏铁路建设者来说,“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早已深深印记在每个人心中。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建设部建设管理科科长路万君今年50岁,回首当年在唐古拉山附近的工作岁月,神情凝重。“我记得那曲段最艰苦,夏天也要生火炉。2005年冬季下大雪,大部分职工感冒了,为了不耽误工期,大家分成两班倒。部分职工晚上挂着点滴,第二天还要继续上山铺设设备。”

现在,还有默默无闻的铁路养护工作者持续奋战在雪域高原。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今年9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唐古拉南至拉萨区间的27座车站缓冲区正式开启无缝化改造施工大战,预计11月中旬结束。

夕阳划过皑皑雪山,金黄的藏北草原逐渐暗淡。傍晚时分,寒风凛冽,“格(尔木)方无车,拉(萨)方无车,可以上道”。随着一声指挥,那曲车间管段的嘎恰站施工现场顿时热闹起来,中铁十二局集团铁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150余名工人如同一支雄师劲旅,他们誓将保质保量完工。

钢轨与砂轮锯片来回碰撞,喷射礼花般的锯轨火花。在长轨拨移现场,号子声已没过不远处的锯轨声,工人们用一根根撬棍把近百米的长轨移运到位……

在施工现场,一名今年新入职的大学生叶浩然,忍受着高原反应并未退缩。“来到这里我真正体会到了当年铁路建设者的艰辛。”他说,今后要继续向前辈和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那股子韧劲儿,学习铁路维修施工技术,尽快成长起来。

青藏铁路作为中国现代化成就的象征之一,激活了冰封的雪域高原,见证了高原巨变,正承载梦想迈向更美好的幸福未来。

(新华社拉萨10月26日电 记者刘洪明、蒋梦辰)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