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压力下“真人”主持人准备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5-01-04 11:10:42 来源: sp20250104

  播音腔、颜值高、气质好、临危不乱……提到主持人,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个画像。但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主持人”可以是每个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主持人还有优势吗?而在另一面,AI换脸、AI配音等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多样,有些虚拟主播甚至走到台前,代替主持人做起新闻播报工作,语音语调和真人主播并无二致,这不禁让人疑问,未来主持人会被AI取代吗?在中国青年报社出品的新一期《参数》节目中,几名青年与江西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李征分享了他们的观点。

  主持人是信息的传播者与价值的引领者

  “主持人不只是坐在演播室里进行新闻播报,也要深入新闻现场,把普通人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生刘德熙看来,走进现场会让主持更有深度和底蕴。

  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研究生刘亦仙前段时间作为领学人,参加了“青年大学习”的录制。提到这段经历,她感觉“辛苦但有意义”,在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熟悉稿子之外,她还对语速、语调、姿态和步伐进行摸索和调整,力争把最好的精神面貌呈现给观众。“这和主持人的角色有点像,不仅要展现精气神、传播知识,更要肩负起价值引领的责任。”

  “从业11年,有件事让我至今印象深刻。”90后主持人李征分享了他的故事。大四那年,李征在南京一家电视台实习,有次坐地铁,前面一个乘客的钱包掉了,这时旁边有个老人立马提醒“钱掉了”。李征发现,这个热心人是个乞讨者,当时他觉得心头一热,拍了张照片,分享到了微博,结果引来不少网友的讨论和转发,当地的记者联系李征希望能采访这个老人。在记者采访后,李征得知老人患有青光眼、白内障,还把腿摔伤了,于是又发了一条微博,呼吁爱心人士提供帮助,后来有医生主动联系李征并给老人治了病。“通过媒体的力量,不仅传播了老人的凡人善举,而且通过接力又将这份善意回馈给了老人,这让我觉得做新闻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李征说。

  11年来,李征从当初的电视台实习生,到之后的民生新闻主持人,再到如今的时政新闻主持人,在他看来,主持人不仅是新闻的播报者,更是社会正能量、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和引导者。

  成为优秀主持人要具备哪些素质

  “优秀的主持人一定要有共情能力。”刘德熙觉得,主持人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好,逻辑思维严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强,最重要的是能够与观众建立情感联系。“有时看到荧幕上的主持人因某些事件而热泪盈眶,不会认为他们不专业,反而会被他们的真情所打动,这是主持人的魅力所在。”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的王婕正为成为一名主持人而努力。在导师的推荐下,王婕今年曾到某财经新闻平台实习,并体验了一把实习主持人。“刚上台的时候非常紧张,对嘉宾说的专业名词一知半解,也不知道怎样跟他们对话。”回到台下,王婕主动学习股票、证券等财经知识,通过慢慢积累,逐渐找到与嘉宾、观众对话的勇气。“一个优秀的主持人,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也要精专某个领域,让自身变得强大。”

  成为优秀主持人要具备哪些素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把丰富的知识储备(59.5%)以及能掌控舞台、把握节奏(58.2%)排在前两位。此外,56.8%的受访者认为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54.8%的受访者觉得要临场应变能力强,颜值高、气质好的获选比例也超过了五成(50.8%)。

  “做一个有心人和情感充沛的人。”这是李征时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前段时间,李征参加了央视的主持人大赛,虽然在赛场上展示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但他为此做了很多准备。“主持属于‘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行业,舞台上的几分钟浓缩了个人多年的经验积累和阅历见识。”李征记得在点评环节,有同行前辈告诉他,生活中的许多信息和细节,都可能在未来提供有用的支撑。日常工作生活中,李征会有意识地记忆很多内容,比如看过的节目和电影,读过的书和报纸,甚至路上遇到的人,见到的事,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发挥自身优势,“变”即“不变”

  “有时大家会觉得主持人说的话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自然也不愿意听。”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研究生高子祺觉得,有些主持人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很严肃、端庄的,缺少个人特性,让人感到不够亲民。现在网上不少博主受到大家的喜爱,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不是科班出身,有的还带有口音,但他们很真实,愿意与观众互动,说的内容也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希望主持人能让大众看到他们更加鲜活多元的一面。”

  “现在网上的意见领袖很多,但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各类信息也鱼龙混杂,这对媒体主持人来说可能是新的机遇,那些有观点、质量过硬的内容同样会受到关注。”王婕觉得,媒体主持人代表着官方的态度,是权威信息的传播者,这是大家最为看重的,也是主持人和主流媒体最需要坚守的。“虽然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流量和热度很重要,但不能为了‘出圈’和热度,刻意迎合某些人的审美,坚持内容至上最重要。”

  近年来,AI换脸、AI配音等工具愈发成熟和普及,AI时代似乎已经到来。主持人会被AI取代吗?刘德熙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以灾难报道为例,如果用冷冰冰的AI来进行报道,会缺少温度,也很难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主持人不是播报工具,他们带有温度的声音能透过屏幕,直达观众,与观众形成情感连接,提供情感力量。”

  工作之余,李征还在江西师范大学为本科生教授播音主持课程,也与学生讨论过AI能否代替真人播音员这个话题。在他看来,AI与主持人不是完全的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AI工具的出现能将主持人从繁杂的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而在与受众共情方面,真人主持人是不可替代的。

  相比于AI工具,李征觉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主持人的冲击更大。在人人皆主播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多元的平台表达和展示自己,他坦言作为主持人会有点危机感。“对当今的主持人来说,要有突破自我的勇气,实现从符号化到人物化的转变,以更加鲜活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李征认为,主持人无论是在大屏还是在小屏出镜,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的内核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我们要凸显自身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塑造美好,引领主流价值观,为观众带来正能量和真善美,做到‘变’即‘不变’”。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记者 徐丹阳 白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