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0:02:42 来源: sp20241126
中新网 杭州10月14日电(林波 陈胜伟)设立“春风春雨助学金”,捐助数十名学生;捐资400万元人民币修缮学校东大楼,将其冠名为“念慈楼”;93岁高龄时,将其毕生积蓄20万美元捐赠,设立“临安王三妹·陈每文母子助学金”……这是一位老人与一所大学的故事。
这位老人是浙籍台胞陈每文,这所大学便是浙江农林大学。
陈每文。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1931年出生的陈每文,原名陈敏,其出生和成长的原祖宅所在地,位于杭州市临安区东门头,也就是现在的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
1948年,陈每文赴台湾,先后任台湾远东航空公司副总经理、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务。2006年6月退休,至今常居台湾。
2002年至2006年间,陈每文为推动两岸直航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他多次回到临安,通过不同方式表达了对家乡和浙江农林大学发展的关心之情。
在陈每文与其表弟王一群的资助下,浙江农林大学设立了“春风春雨助学金”,帮助学生继续完成学业。
至今,这项助学金累计资助数十名学生,资助总额超过50万元人民币。
然而,让受资助学生遗憾的是,大家直到毕业都没有见过资助者,未能当面说一声谢谢。
2015年清明节期间,陈每文回到临安祭祖,并来到浙江农林大学衣锦校区。彼时,浙江农林大学正在考虑对衣锦校区的教学楼进行修缮,以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环境。
了解到学校经费紧张后,陈每文再次捐助400万元人民币,支持浙江农林大学用于修缮东大楼。
“念慈楼”冠名揭牌仪式现场。 浙江农林大学供图教学楼修缮好以后,根据陈每文的意愿,浙江农林大学将修缮后的东大楼冠名为“念慈楼”,并于当年10月16日举行“念慈楼”揭牌仪式,陈每文亲作《念慈楼记》铭刻于墙体。
为何取名“念慈楼”?
原来,陈每文2岁丧母,由其伯母王三妹在祖宅养大成人,“念慈楼”即表达其纪念慈母、不忘养母养育之恩。
此后,陈每文虽然身在台湾,但是始终关心关注浙江农林大学的建设发展,每次回临安必到浙江农林大学。
他说:“看到大家完成学业,很有出息,我非常高兴,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以后也能尽各自所能,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让更多的爱心和希望延续。”
2023年,陈每文将毕生积蓄20万美元,捐赠给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临安王三妹·陈每文母子助学金”。
他在捐赠的信中写道:“我1931年出生,来日屈指可数,平日生活简素,约略估计,手边蓄存,除维持生前所需过后,尚有微余,总额约当美元二十万,意欲提供贵校作为奖助学金。”
近日,浙江农林大学8位获得2024年度“临安王三妹·陈每文母子助学金”的同学,分别给陈每文写去感谢信。
在信中,他们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感恩老先生给予每人每年10000元助学金的无私资助,并表达饮水思源之情,以他为榜样,回馈社会的关心,把爱心播撒到更多的地方。
“8位同学至情手函都仔细阅读。手函各述艰苦努力,坚毅上进的切身历程,令人钦佩。希望各位同学继续奋斗,完成学业,不一定要荣宗耀祖,至少可以改善家庭和尊长的生活环境。若是各位同学遇到急难,需要解困,请随时告知……”陈每文亲笔书写的回信,于近日邮寄到了浙江农林大学教育基金会工作人员蔡旻颖手中。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表示,陈每文先生倾其所有,捐资助学、关爱学子的精神令人感动,值得学习,他以实际行动为师生树立了崇高榜样“学校也会将陈每文先生的爱心善举薪火相传,将他的孝心、感恩之心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续传递下去”。(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