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9 23:52:44 来源: sp20241229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本报记者 都 芃 龙跃梅
将手掌大小的对布机器人放在布样上,几分钟后,面料颜色、纱支密度、纹路工艺等相关信息便可实时呈现。随后,只需点击机器中内置的一键下单按键,同款布料几天内便可送至服装厂,投入生产。
5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景科技”),看到该公司正借助数字信息技术,帮助传统纺织产业实现智能升级。
传统不意味着落后。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关联度大、国际市场占有率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广东省近年来始终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借助数字化赋能、智能化提升、高端化引领,将传统产业培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技术“焕新” 向高效能迈进
服装纺织产业是广东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数据显示,仅广州就有服装及关联企业近5万家,服装品牌商标超7000个,销售额约占全国10%。面对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广东底蕴深厚的服装纺织产业正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焕发出全新面貌。
“现在大家对时尚的定义更加个性化,衍生出了‘小单快反’的新商业模式。要跟上市场变化,传统服装纺织产业的生产组织形式也必须随之变革。”致景科技政策研究中心总经理陈建东告诉记者,新的市场发展趋势要求服装纺织企业做到小批量快速生产,并且能够不断迭代。
“但仅在找布这一环节,如果用传统方法在批发市场上挨个档口找,至少要耗费3—5天时间。”陈建东介绍,为了提升找布效率,致景科技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出对布机器人,对布料种类进行一键识别。同时,通过搭建成品布交易服务平台,吸引商家入驻,并建设智慧仓物流园,为服装纺织企业提供从找布到买布的一站式互联网信息服务。
面对愈加灵活的市场环境,生产企业需要对上游供应能力和下游产品需求有更加敏锐、精确的感知。
“对工厂进行数字化改造后,我们给每台织机都装上传感器,并接入产业互联网,生产多少、还需要多少,一目了然。”陈建东介绍,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有相同需求的企业可以共同开展原材料“团购”,降低采购成本;生产企业也可以根据下游需求,合理配置自身产能,实现高效生产。
“通过数字化技术改造,传统服装纺织企业可以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让生产力迈上新台阶。”陈建东说。
“抱团”发展 向高端化攀升
5月18日,记者走进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街边大大小小的五金店铺琳琅满目。金利镇素有“中国小五金之乡”的美誉,全镇共有7600余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从事五金产业,相关从业人员达10万人,生产的五金产品远销欧美、中东、非洲及东南亚等地。
过去,金利的五金产业发展“星星多、月亮少”,小、散、乱情况突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层次较为低端。面对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为了打破发展瓶颈,金利镇推动当地五金企业“抱团”发展,以高质量牵引高端化,打造“好五金、金利造”品牌,推动地区特色传统产业提质升级。
为了更好发挥当地五金产业集群优势,高要区在金利镇打造了总建设面积4500亩的五金智造小镇,构建集生产、研发、经贸为一体的“大五金”产业格局,将散乱的大小五金企业引进智造小镇,并依托国家建筑五金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暨广东省质量监督小五金产品检验站(肇庆)金利高新区办事处,打造五金产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产业集群质量品牌双提升。
高质量必须依靠高技术来保障。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金利众多五金企业纷纷主动开展技术改造,拥抱数字化、智能化。
“我们会定期组织企业外出参观学习,了解先进生产制造知识,并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诊断’,给出相应升级方案。”金利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伍世东介绍,凭借传统小五金产业集群优势,金利的五金企业如今正“抱团”前行,向汽配五金、家电五金等领域拓展,闯出一片更大的发展空间。
去年底,广东省全面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提出拿出“真金白银”、按照“企业出一点、供给方让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原则,安排不低于80%的奖补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高效利用各类政策、资金,引导企业面向市场需求开展生产力提质升级,推动金利传统五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伍世东说。
(责编:罗知之、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