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6 00:45:29 来源: sp20241216
整个八月份,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一直沉浸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按照科研规划,他既要探索高温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及其可能性应用,又要继续研究高温超导机理……每一项研究,都是探索科学的“无人区”,然而薛其坤却乐在其中。
“当初进入山东大学,是出于对激光的好奇。”近日,薛其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山东大学技术光学系(以下简称“山大光学系”)1980级本科生,他的科研之路是从追光开始的。这道“光”,始于山大光学系。
山大光学系始建于197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邓从豪担任首任系主任。早在上世纪50年代,山大光学系的前身山东大学物理系就走出了“光之骄子”——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此后,山大光学系培养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泽金,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王玉鹏、金奎娟、郑婉华五位院士以及多位杰出校友。“一系五院士”,山大光学系有哪些育才密码?为此,记者进行了探访。
光学是研究光的行为与性质的物理学科。薛其坤对光学的热爱,正是在山大光学系求学期间培养起来的。提及学术启蒙,薛其坤表示,山大光学系教授王青圃是他的“光源”之一,五位院士都是他的学生。“无论课上课下,王青圃老师总是喜欢讲述激光的神奇,在我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薛其坤说,王青圃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以及亲切的态度,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青圃只是山东大学众多优秀教师的一个缩影。在山东大学这片学术沃土上,汇聚了众多像王青圃这样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他们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将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传递给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山大光学系自建系之初,便集聚了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光学家。他们怀揣着共同的教育理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王青圃说,尽管当时学校的实验条件有限,但系里的教师却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机会,送他们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等顶尖科研单位实习,让学生们接触高精尖的仪器设备、了解研究前沿,在实践中成长。
正是在这样一群优秀教师的引领下,薛其坤及山大光学系的学子们得以在光学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不断追求真理与梦想。
此外,“大平台实习+大课堂学习”这一独特的教学模式也是山大光学系培养人才的秘诀之一。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山大光学系为何能培养出多位院士,薛其坤也结合自身经历总结了三点关键因素:一是山东大学的严谨学风为学生们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二是对基础知识的重视为学生们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三是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发展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这些因素的叠加,使得山大光学系培养出了一批批杰出人才。
自建系以来,山大光学系始终坚持以重大应用需求为导向,瞄准国家安全应用领域对新型光电技术与特种系统的迫切需求,在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先进材料与器件以及系统集成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协同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如今,山东大学光学学科所在的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教育原则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例如,学生入学后统一上课,一年后分流到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以及三个特色班。这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山东大学将继续秉承优良传统与创新精神,加快推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车慧卿)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