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4:12:04 来源: sp20241125
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出台,有助于切实降低购房者资金压力,促进住房合理消费。当前,房地产市场逐渐出现积极变化,一些城市房价开始止跌企稳;各地分类处置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已建成未出售存量商品住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
从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上半年房地产相关数据以及市场反响看,近期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这表明,有关部门和各地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政策效应不断释放,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近期,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开始好转。一段时间以来,市场观望情绪较浓,房地产销售略显低迷。有关部门和各地持续调整优化房地产相关政策,特别是5月17日,人民银行“三连发”调整房地产信贷政策:下调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5个百分点;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三项政策出台后,各地纷纷将新政落地。此三项举措有助于切实降低购房者资金压力,促进住房合理消费。
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出现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19.0%、25.0%,降幅比1月份至5月份收窄1.3个、2.9个百分点。全国范围内,近几个月二手房网签面积同比有所增长,一线城市6月份成交面积环比增长较快。统计显示,上海6月份二手房成交量为2.6万套,北京6月份二手房成交量接近1.5万套,均属于近几个月高值。
一些城市房价开始止跌企稳。6月份,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总体收窄。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64个和66个,均比上月减少4个。上海、天津、吉林、三亚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与上月相比有所上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与上月相比有所上涨。
上半年,商品住房项目保交房攻坚战打响,保交房有助于各方恢复对新建商品住宅按期交付的信心,促进住房销售。各地分类处置在建已售未交付的商品住房项目,推动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让老百姓按合同约定如期拿到验收合格的房子。地方政府推动住建、金融管理、公安、自然资源、审计等部门和法院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房地产企业制订“一项目一策”处置方案,积极处置资产、多方筹集资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做到对符合条件的“白名单”项目“应贷尽贷”,加快贷款审批和发放,支持项目建设交付。
各地推动消化存量商品住房,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已建成未出售存量商品住房,用作配售型或配租型保障性住房。中国人民银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用来支持地方国有企业收购,并预计带动银行贷款5000亿元。收购存量商品住房既有助于供需关系平衡,也有利于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更好构建住房保障体系,为住房保障对象提供更好居住条件。
“三大工程”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拉动作用。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积极推进,有利于构建房地产市场发展新模式,也为投资扩张增添动力。上半年,房地产“三大工程”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0.9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活跃度,既取决于开发企业资金的状况,也取决于新建商品住宅销售改善带来的资金回笼。随着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行,很多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以及去库存加快推进,有望助力企业改善资金状况,从而促进房地产开发投资恢复。
应该看到,房地产市场仍处在转型过程中。虽然房地产企稳回升的势头在一些城市显现,但总体而言,房地产市场仍在调整中,甚至有些相关指标还在下降。不少城市正在经历“以价换量”,销售价格仍有下调趋势或有议价空间,不过成交量有所提升。
房地产市场进一步企稳回升,取决于居民对收入预期的持续向好,以及各方对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信心的进一步增强。从长远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正逐步向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转变,仍有广阔发展空间。房地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释放了国家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信心。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整有利于长远发展,未来市场的分化也将更加明显。应该理性看待当前的市场调整,并对市场的企稳回升有信心和耐心。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