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非遗出海拓市场 创新传统手艺更具实用性

发布时间:2024-11-24 19:15:00 来源: sp20241124

   中新网 长春12月20日电 (记者 郭佳)第七届吉林冰雪产业国际博览会正在长春举行。记者采访获悉,不少吉林省级非遗项目尝试将视野转向海外,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传统手艺的创新发展。

  本届博览会设置了“非”凡丝路主题馆,共邀请156个中国各地代表性非遗项目参展,包含互动、演艺、展览等多种呈现形式,为观众开启了沉浸式非遗之旅。

韩氏草编第四代传承人韩威壮(右一)在展位上与观众交流。张瑶 摄

  展会期间馆内人气颇高。在一处展位,毛茸茸的“兔子”引来观众啧啧称赞,编造它们的材料是中国北方最普通易取的,有乌拉草、玉米皮、葵花杆、蒲草等,在非遗手艺人手里,这些材料变得平顺而有光泽,仿佛有了新生命。

  韩氏草编第四代传承人韩威壮告诉记者,这些“兔子”在海外非常受欢迎,尤其在复活节、感恩节、圣诞节前后,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因此他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加大产量,并成立了一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公司,年出口额能达到千万元。

  韩威壮介绍,韩氏草编有着近百年的传承,最初只是靠编筐编篓养家糊口,后来他们创新制作了小玩具、小工艺品,到现在又将美术与草编有机结合,让中国手艺与西方文化建立起沟通,最终让草编走出了国门。

  韩威壮认为,非遗记录传承的是历史文化,但也要与时俱进,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特别是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而应该主动寻找市场,这样才能保持它的活力。

白苏古郎(左一)向徒弟传授马头琴制作技巧。张瑶 摄

  记者在参观时还认识了一位制作马头琴的手艺人,他安静地坐着,仅用几把锉刀就在木头上雕刻出栩栩如生的马头。展位上摆着的一排马头琴,马头形态各异,有立鬃、披鬃、飞鬃,有倔强之姿,有嘶鸣之状,有奔跑之态。

  这位手艺人名叫白苏古郎,来自“中国马头琴之乡”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是马头琴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头琴是历史悠久的蒙古族弓弦乐器,因琴首雕有马头而得名,但白苏古郎在马头下方创造性地雕刻了一个龙头。

  白苏古郎说,这个创意源自成语“龙马精神”,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把龙元素加入到马头琴上,有利于丰富马头琴的文化内涵,不少顾客都专门定制这款马头琴。

  让马头琴好看的同时,白苏古郎也努力让琴声好听。随着工艺进步,马头琴的音域扩展到了5个声部,可以单独完成多声部合奏。他的马头琴不仅在中国受欢迎,在国外也有市场,尤其受到蒙古国民众喜爱。

鱼皮画工艺品展示。张瑶 摄

  在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展位,一群中小学生围坐一圈,在老师的指导下用鱼皮制造手工艺品,包括鱼皮画、挂件、摆件、饰品、书签、家居用品等,鱼皮用料主要取自查干湖的胖头鱼、鲤鱼。来自吉林省松原市的查干湖鱼皮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徐毳告诉记者,已有上万人在她这里学习过鱼皮画制作技艺。

  徐毳介绍,鱼皮画制作要经过创意、设计、选材、建模、裁剪、缝制、装裱等“七个环节”和立体缝绣、立体捏塑、平面镂刻、平面艺叠等“四大技法”,完全由手工制作,因此被称为“指尖上的渔猎文化”。

  查干湖有着传承千年的渔猎文化,徐毳的鱼皮工艺品立足于此,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徐毳介绍,最近几年,借助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吉林文化旅游周,鱼皮工艺品在欧洲、东南亚地区慢慢打开了市场。

  徐毳介绍,今年以来,国内外订单源源不断,过去存下的三万张鱼皮已经不够用了,现在还压着很多订单。“再有就不敢接了,产能跟不上。”她预计,明年的订单只多不少。

  谈到非遗传承,徐毳也认为,必须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从中不断汲取营养,同时结合时代潮流,丰富非遗的实用性价值。

  如今,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武术、榫卯、舞狮、皮影戏等中国传统技艺的视频作品热度很高,各国网友用不同语言表达着对中国非遗的喜爱。在这样的背景下,吉林省的非遗项目走出海外,也顺理成章。(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