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09:47:15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北京10月16日电 (张奥林)金秋十月,硕果累累。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携手,一大批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16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力在接受 中新网 专访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给共建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促进了民心相通,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民众共享实惠
助力民心相通
日前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联动发展的行动纲领。
十年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这一重要原则,“一带一路”取得了非凡成就,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对此,薛力指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时,不会采取“教师爷式”的态度,单方面给予指导或命令,而是共同挖掘发展机遇。对于不同国家,采取“因国因人施策”的策略,确保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
2021年7月15日,中国为阿尔及利亚建造的首艘豪华客滚船启航。 中新社 发 符致冠 摄薛力认为,通过这些做法,不仅让共建国家民众觉得在经济上受益,还在文化上感受到“中国人是来真心帮助我们的”。
《白皮书》指出,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十年来,通过开展共建国家间在文旅、教育、媒体智库和民间交往等多方面的合作,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夯实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
这些合作不仅丰富了各国人民的文化体验,也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和友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民间交往也愈发深入,为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心相通既是动因也是目的,却也是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在谈及相关话题时,薛力指出。
薛力认为,面对当前多文明共存的世界,要做到民心相通,并非易事。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既着眼于经济发展,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也注重文化之间的交流。他认为,中华文明的显著特点是包容性比较强,这是中西方学者都公认的。
他强调,这种包容性体现在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方面,而不是强迫对方必须一致,或是嘲笑他人的不同。正是中华文明这样一种内在特色,进一步助力了“民心相通”。
制度开放“护航”
十年成果斐然
十年间,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启动,用一位德国学者的话来说,这是国际铁路货运史上的一个创举,很难想象义乌的货物可以不经停地穿过多个国家直接运到西班牙的目的地。为亚欧陆路运输开辟了新通道,加强了贸易往来。此外,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的建设遍布全球,形成了“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
薛力认为,这些成绩离不开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所提供的坚实保障。首先,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展现了鲜明的开放态度。中国欢迎所有国家参与共建,不设障碍、不搞排斥,真正体现了高水平开放。
资料图:港口集装箱码头。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其次是机制化和因地制宜。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活动的举办,伴随着大量协议签署,中国不仅致力于将共识落实到具体操作上,也注重因地制宜、因国情设定标准。中国不追求僵硬的单一标准,而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体现了制度型开放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薛力总结道,“一带一路”倡议所体现的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不仅为全球各国提供了共同的发展机遇,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认可。同时,中国通过推动制度型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定,也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成熟的治理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理念深入人心
挑战和机遇并存
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构建了诸如中老命运共同体、中巴命运共同体等多个双边命运共同体。同时,网络空间、海洋、人类卫生健康等领域的共同体,也得以逐步建立和发展。
对于“一带一路”如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薛力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理念,旨在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命运,不仅是一种理念主张,也是各国共同需要的一种价值追求。
“不过,要想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具体的抓手,而‘一带一路’倡议正是其中一个抓手,也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的方式之一。”薛力表示。
资料图:图为东溪窑瓷器。东溪窑是中国闽南地区明清时期的一处大规模外销瓷窑场,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薛力具体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包括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一带一路”倡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和文化领域,尤其针对发展中国家,为这些国家提供合作机遇,满足其需求,促进共同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在过去十年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即将迈入崭新的十年,针对如何面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薛力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为了应对新挑战,需要根据过往经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进行评估,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操作上,“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应该有进一步的操作化原则,根据目前的国际新格局,我建议可以使用“四个重点”:抓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领域与重点项目。也就是说,保持战略定力、不大包大揽、不冒进,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四个重点”,特别是精心选择项目、稳步持久推进。注意,这里的重点项目不等于重大项目,小而美的项目、民心项目也可以是重点项目。
其次是知识建设,在“一带一路”的直接推动下,区域国别学已经成为一级学科,这显然是学科建设上一个不小的突破,将有力推动中国对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对象——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了解与研究,为“一带一路”行稳走远提供智力支持。
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也要求中国学者加快知识上的提升,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学术交流,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以解决层出不穷的新挑战。一些研究机构已经注意到学者必须长期在对象国生活与研究,或者进行较为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但这方面整体上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另外,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报道也有改进的空间,有必要提高准确性与可信度。比如,有些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之前就有的,媒体就要准确介绍其历史,以及“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所产生的推进作用,而不能简单将之概括为“一带一路”项目及其成果。还有,不能只谈“一带一路”成果与成绩,这不符合“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一带一路”面临的挑战也要有客观、准确的报道,以便让受众意识到成绩来之不易,许多挑战还需要解决。
最后,薛力还强调了共识上的提升。他指出,“一带一路”是世纪工程,其特点是通过“共商共建共享”以实现“共赢”。因此,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发挥东道国的积极性,让对方有实实在在的经济上的获得感,这是一方面。而唤起对方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进而形成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共同身份认知,则是更为重要的一点。这方面中国已经做了许多,如中哈塔三国合作,成功地把丝绸之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鲁班工坊项目等则属于创新性的民心相通项目。
下一步应该更多发挥民间力量,如中国自媒体在海外拍摄的大量生活细节,对于中国人了解其他国家人民的真实生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上海的米哈游公司推出的开放世界角色扮演游戏“原神”,短短3年时间,就在全球不同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全球下载、使用最多的游戏项目之一。关键在于游戏中植入了不同国家的人熟悉的文化场景与符号,加上高水平的制作。(完)
【编辑:陈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