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教育之责,谱强国新章

发布时间:2024-11-17 06:16:33 来源: sp20241117

原标题:肩教育之责,谱强国新章

“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

如何锻造好这“六个力”,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本版约请专家学者撰写学习、领会心得。

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增强思政引领力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朱安东

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要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之问,应当也必须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

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必须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铸魂育人。要充分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协同相关部门力量,坚守好魂脉和根脉,不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在“全覆盖”基础上,要高质量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开发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

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抓住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进一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改革创新,完善大中小学段集体备课制度、优化各学段课程标准方案、健全管理体制和评价标准,引导青少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打造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必须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特别是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培养造就符合“六个要”标准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师职业认同感、荣誉感、责任感,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释疑解惑的本领。

打牢根基绘就底色,锻造人才竞争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 王烽

人才竞争力是世界教育强国的显著特征之一,是人才自主培养水平的突出标志。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点”、提升人才竞争力的“奠基工程”,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基础教育必须以新观念新思路,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人才打牢根基,绘就底色。

要加快形成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的育人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是人才的底气,高素质、多样化、创造力是衡量人才队伍质量的标尺。要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就要把加强教育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内驱力作为改革重点,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全面发展”的关系,以“双减”工作为抓手统筹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多样化课程、丰富教育场景,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留出空间、提供条件。

要加快形成多样灵活的办学模式。优质基础教育需要校内外教育有机融合,需要优质教育资源共创共享。借助更加多样灵活的办学模式,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程形式、学习途径、成长环境。要理顺基础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完善新优质学校办学模式,探索薄弱学校委托管理模式,探索高中阶段职普融通和学校多样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健全家校社合作育人机制,为源源不断培养有竞争力的人才提供资源和组织条件。

要加快形成激发活力和创造力的管理体制,以及高水平、可持续的保障机制。人才培养竞争力提升,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办学条件保障,需要能够激发学校、教师活力的管理体制。要适应全面育人、人口变化和新型城镇化、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等提出的新要求,调整学校布局,逐步缩小校额班额,完善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基础设施。

做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铸牢科技支撑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军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教育强国应当具有的系列重要特征,并首次提出科技支撑力重要概念。要面向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铸牢科技支撑力,就要推进“科学组织的治校理教”,形成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的“高校方案”。

从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人才自主培养的根本要求来看,高校要健全完善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中国范式。强化知识养成融合衍新,完善学科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突破传统学科界限,跨学科构建知识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打牢坚实基础。推动“实战化”能力创新,对接国家亟须紧缺、强化校企深度联动,推动开展真实践、真研究,解决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实现“真培养”。

从知识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核心作用来看,高校要高度聚焦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双轮驱动”,构建科学探索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相互促进的创新生态体系。着力攻克重大科研难题,集聚合力全力攻关重大工程中的科学问题、技术难题;着力打造一流平台设施,建立协同共享制度机制,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集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使用效益;着力提质科技成果转化,融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着力强化与国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的科技交流合作,用好国际创新要素。

从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路径来看,高校要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健全科技创新组织协同机制,打破学科壁垒、部门壁垒,强化大统筹、大协作,实现人财物服务保障科技创新的精益化管理。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实民生保障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郅庭瑾

民生保障力有力阐释了人口大国如何办教育、回答了教育如何培养人才和满足社会需要等问题。

教育强国应具有强大的民生保障力,源于教育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公平的基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彰显教育强国的民生保障力,根本上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下大力气破除城乡、区域、校际在教育质量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于遵循教育规律,尊重每个学生的天赋资源,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均衡基础上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大规模因材施教,以实现人尽其才、人人出彩。

打造民生保障力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出更高要求。各地各校应以“强国优师”为理念,以教育家精神为自觉追求,创新“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的体制机制,构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的制度体系。以省为主、国家统筹,将“加强待遇保障”“提高津贴标准”“落实补助政策”“推进薪酬改革”作为提高教师“三个地位”的关键举措。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研制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和准入标准的行动方案。以学校为关键层级,以校长为关键人群,创新教师评价制度,创生激发释放教师专业成长内生活力和自驱动力的有效经验。

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互动,凝聚社会协同力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 和震

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的社会协同力,是指教育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共生互动的能力,是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一体推进,教育、培训与就业统筹协调,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系统改革,产学研协同创新,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等方面不断增强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享共生、互动发展的能力或力量。

要统筹协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合力。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

要统筹抓好教育、培训和就业。实现高质量教育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教育和培训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要紧紧依靠教育和培训。

要系统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改革。重点落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系统改革,构建完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推动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形成完善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与路径,推动跨界性、异质性要素之间的联结,培育创新文化,建立跨界机制,促进要素跨界流动,加快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

要深化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成效,形成多方主体协同治理的良好机制,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责任。

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影响力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 卢晓中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教育强国的显著标志。

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要不断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处理好“规范有序和激发活力”的关系。

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要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引进来”和“走出去”有两个向度:一个向度是学习借鉴,这是我国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对外开放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和目的,如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在学习中超越、在借鉴中创新;另一个向度是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如大力推进“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无论哪一个向度,都必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强调“以我为主”的教育强国建设立足点,加强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为牵引,更有目的地“引进来”和“走出去”,更有效地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

(记者邓晖、周世祥 通讯员宋巍采访整理)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