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丨杨枫:中国科幻何以“漫游未来”?

发布时间:2025-01-07 20:43:13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社 成都10月17日电 题:中国科幻何以“漫游未来”?

  ——专访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杨枫

   中新社 记者 贺劭清

  1903年,鲁迅将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由日文翻译为中文后,写道:“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120多年来,中国诞生了《猫城记》《小灵通漫游未来》《飞向人马座》《三体》等多部优秀科幻作品。中国最早的科幻作品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又经历了哪些发展?东西方之间科幻交流,碰撞出了哪些火花?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秘书长,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副主席、《中国科幻口述史》总策划兼主编杨枫就此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独家专访。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科幻小说和其他小说有什么不同?人们在谈论科幻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杨枫:科幻小说是工业革命之后诞生的文学类型,是科学时代才能孕育出的小说。科幻小说和其他小说最大的不同,在于科幻小说的基本定义——只要叙事核心是“基于科学逻辑进行幻想”的非纪实性通俗文学,都是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在科学和技术的框架下展开的,它既乐观地憧憬科技发展、社会变革和人类未来,也探索科技时代人类面临的伦理、道德挑战。

  科幻最大的魅力,在于形象生动地展现未来的各种可能性,在于想象力的广度和深度,能够让读者以全新的视角去塑造现实,帮助我们超越已知的边界、开拓未知的领域,可以让人们感同身受地了解未知领域。

  人们在讨论科幻的时候,本质上就是在讨论科学幻想的可能性和可欲性,其实也是在讨论人类的未来和命运,尽管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关心如此宏大的命题。

刘慈欣《三体》在《科幻世界》发表。受访者供图

   中新社 记者:1903年,鲁迅在译完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后写道:“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可以追溯至什么时候?从鲁迅译完《月界旅行》至今的120年,中国科幻如何“飞向人马座”?

  杨枫:中国最早的科幻小说可以追溯到清末。不过,这些小说在当时一般称为“科学小说”或“理想小说”。“科幻小说”这一称呼是新中国成立后,从苏联科幻小说中翻译过来的。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是第一篇带有科幻元素的中国作品,小说设想60年后上海召开万国博览会,甚至浦东崇明都成了博览会会场,而这简直像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盛况的预言。

  1904年,在《绣像小说》杂志连载的《月球殖民地小说》,则更接近现代意义的科幻故事。一般认为,这是中国第一篇真正的科幻小说。不过作者仅有“荒江钓叟”笔名存世,本人身份无从考证,小说也在连载三十五回后半路“腰斩”,非常遗憾。

  1905年,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科幻小说、徐念慈所著的《新法螺先生谭》出版。但严格来说,这部作品是对德国作家比尔格(又译作毕尔格)《吹牛大王历险记》的仿写“同人小说”——《吹牛大王历险记》当时的译名就是《法螺先生谭》,且与《新法螺先生谭》一同出版。

  当然,世界各地的古代传说中都不乏以智慧贤者或能工巧匠为主角的传奇故事。比如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中就有着“偃师造人”和“扁鹊换心”这样非常接近科幻小说的传奇故事,也是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中经常引用的文化典故。

  翻译方面,早在1898年梁启超流亡日本的旅途中,就已开始翻译日本作家柴四郎的畅销幻想小说《佳人奇遇(记)》。鲁迅先生也曾将日译本的凡尔纳名著《从地球到月球》翻译为中文,取名《月界旅行》。此外,鲁迅还翻译了凡尔纳的另一部名作《地底旅行》,但都对原作内容进行了大量删减甚至重编,几乎可视为一种再创作。

  写作方面,老舍1933年出版的《猫城记》,堪称中国科幻最早享誉世界的名作,与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出版的另一部反乌托邦科幻名作《美丽新世界》彼此呼应,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普遍性危机。

  流沙河早年也曾在《科幻世界》首任总编辑谭楷的鼓励下,写出了《飞去的大铁环》等科幻作品。女作家毕淑敏在1994年第11期《小说月报》上发表过科幻小说《教授的戒指》。“童话大王”郑渊洁曾创作过《爆炸前的坦白》《生化保姆》等多篇科幻小说。

2016年9月17日,上海展览中心的科普产品博览会上,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的主题展馆受到科幻迷关注。陈玉宇 摄

  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变化几乎就是中国历史的映射。清末时期,科幻小说表达着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愿望。抗战时期,老舍先生的《猫城记》痛斥了国民政府面对侵略者的腐败消极,对那个黑暗的时代和糜烂丑陋的社会现实大力鞭挞。

  新中国前期受苏联科幻影响,科幻注重青少年科学普及的趣味性,诞生了叶永烈的里程碑式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科幻伴随经济腾飞迎来了一个爆炸式的短暂黄金期,出现了以《飞向人马座》《珊瑚岛上的死光》为代表的大量优秀作品。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科幻重新迎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开始基于中国科学技术高速渗透生活的现实进行了发散式的探索思考,出现了以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韩松为领军人物,以陈楸帆、江波、宝树、阿缺、七月、梁清散、顾适、王侃瑜、慕明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优秀科幻作家。

   中新社 记者:西方是否有包含中国元素的科幻作品?东西方科幻碰撞出了哪些火花?

  杨枫:作为英文版《道德经》的译者之一,美国著名科幻、奇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曾在她最为知名的“地海传说”系列小说中加入了带有道家思想元素的设定。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的代表作《神经漫游者》中,主角们最终攻克防火墙的手段之一,就是中国制造的电脑病毒“狂”。

  西方科幻影视作品中,也有很多包含中国元素的作品,如影片《银翼杀手》中的霓虹灯和中国汉字招牌,已经成为赛博朋克风的必备元素;美剧《萤火虫》虚构了一个未来星际联盟,在未来世界,官方语言只有英语和汉语两种。此外,美籍华裔科幻作家、译者刘宇昆,也写下了多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科幻小说,比如《狩猎愉快》、“蒲公英王朝”系列小说等。

成都高校科幻社团包场观看《流浪地球》。受访者供图

  早在20世纪,中国科幻就零星传播到西方。1989年吴定柏编选的《中国科幻选》被翻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1997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冈恩教授主编的《科幻之路(第六卷)》,撰文介绍分析了中国科幻小说,并收录了郑文光的《地球镜像》和叶永烈的《腐蚀》。

  但这样的文化传播,大多属于学者推动的社会公益活动。而近年来,《三体》三部曲则是凭借自身的超强实力,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地取得了巨大成功,征服了西方的广大读者。最著名的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成了《三体》的忠实粉丝,发邮件给刘慈欣“催更”。

  2015年8月,《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得这一奖项的科幻小说。2017年6月,《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2018年11月,刘慈欣本人获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刘慈欣打开突破口之后,其他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幻作者如韩松、陈楸帆等人的作品也开始传播到西方,让更多欧美读者领略中国科幻小说的独特魅力。而在向外推介中国科幻小说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新平台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八光分文化引进的美国版科幻电子刊《银河边缘》为例,这本在中国以双月出版的科幻mook(期刊型图书),每期由一半翻译小说和一半原创小说组成,其中的中文原创小说都有机会被美国《银河边缘》杂志翻译发表。截至目前,已有程婧波、宝树、王诺诺、万象峰年、付强等多位作者通过这个平台登上美版《银河边缘》。

  东西方科幻小说在文化背景、主题、叙事风格和社会意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无法一概而论。总体看,中国和西方科幻小说客观存在的那些差异,都是基于其所在时代和地区文化。比如说,清末科幻非常强调政论,积极幻想中国变革之后的富强;而工业革命时代的西方科幻,则一边赞扬人类科技生产力突飞猛进带来的进步繁荣,也同时对这种科技剧变导致的阶级、道德等问题表达隐忧。

  当代的欧美科幻受赛博朋克思潮影响较深,大量关注科技社会下的个人困境与边界解构,而中国则更加重视科技理想主义与社会现实阻力之间的摩擦矛盾。

  当然,作为科幻小说,东西方科幻依然存在大量超越时代、地区和文化的普遍共性:都以艺术化的视角,探索人类的精神境界和未知领域,审视人类在现代社会的科技高速发展剧变中所面对的情感与冲突,展现跨越国家与文化的普世人文关怀,关注科技与人类关系的互动、对未来世界的探索以及对人类命运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成都科幻大会吉祥物。受访者 供图

  10月18日,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启幕,为东西方科幻交流碰撞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这个平台将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科幻作家、学者和爱好者有机会互相交流、分享创作心得和思考,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科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杨枫。张浪 摄

  杨枫,华语科幻星云奖联合创始人之一,冷湖科幻文学奖发起人之一。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专委会成员,中国科幻研究中心首批特聘专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秘书长,2023年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副主席,《中国科幻口述史》总策划兼主编。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