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6:27:35 来源: sp20241223
中新社 太原10月21日电 题:一枚1400年前的西域金戒指藏着多少“丝路密码”?
作者 常一民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
荣获200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太原北齐徐显秀墓,以出土器物精美、绘画艺术精湛受到世人关注。随葬品中,一枚劫后余生的嵌蓝宝石金戒指,在精美绝伦的表象外,还透露出一丝神秘色彩。
徐显秀的墓室近似方形,面积约40平方米。靠近墓室西边,是一个面积约10平方米的砖砌棺床,用来放置墓主人棺椁遗骸和随身之物。
围绕棺床的地面则摆放墓志、陶俑和罐、盘、碗等日常器物。不大的空间里,竟摆放着500余件器物。意外的是,蓝宝石金戒指——这枚墓主人随身携带的珍贵物品,不是出土在棺床上,而是掩埋在棺床东侧破碎的陶俑下面。
为什么会这样?
抬头仰望墓室,四个幽暗的盗洞映入眼帘,结合墓室杂乱破碎的随葬品不难推测,这座墓葬曾多次被盗掘。墓葬中出土的一件元代瓷碗,更说明最晚在元代就有盗墓者“光顾”这里。很可能就是第一次的盗掘者,在灰暗的光线下翻捡遗骸时,将金戒指翻落在了陶俑堆中,金戒指从而躲过了以后几次盗掘者的视线,幸运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金戒指隐藏在破碎器物之下。常一民 供图这枚嵌蓝宝石金戒指由黄金戒指环、戒托与蓝宝石戒面组成。戒指环在靠近戒托的两端各雕饰一种似龙非龙,似狮非狮的怪兽。兽首的颈部似鳞甲,又似卷成一团的鬃毛,兽头上的尖耳紧贴向后,双目圆睁,张口露齿,两兽口似乎咬托着戒托下部。
饰神兽戒指环。常一民 供图椭圆形戒托四周,围绕着一圈锤揲而成的连珠纹,戒托中镶嵌着一枚蓝宝石。蓝宝石经检测为电气石,即碧玺。
蓝宝石戒面上阴刻一个人物图案。图案中人物头戴一顶很大的近似狮头的兽首形头盔,脸庞较窄,深目高鼻,上身穿紧身圆领半袖衫,下身穿紧身裤,脚蹬皮靴。人物为立像,膀宽腰细,身体略向左侧,头向右扭回。两腿一前一后,后腿提起,向前走而又回顾,似在舞蹈,又似在举行某种特殊的祭祀仪式。
图案人物两臂上弯,双手各倒提着一件杖形器。右手所握杖形器较短,上为尖状,下为圆球形。左手所握杖形器较长,上为圆球形,下为尖状,整个下端看起来像锚或箭镞的形状。两件杖型器,既像是代表权力的权杖,又像是交通神灵的法杖。
戒面人物。常一民 供图总之,无论是似龙似狮的神兽黄金戒指环,还是蓝宝石戒面上的人物形象,都不是中原传统式样。它们的来源要从遥远的中西亚乃至古希腊、古罗马去寻找。
似龙似狮的双兽首戒指环和连珠纹戒托形制及其制作工艺,在中西亚地区的公元前到公元七世纪间,十分流行,陆续有实物出土,徐显秀墓的戒指来源显然指向了中西亚地区。
至于戒面的神秘人物,从狮首形头盔与手持杖形器看,似乎与头戴狮头头盔、身披狮皮、手持木制有刺棍棒的古希腊神话传说人物——创世神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英文为Heracles,又译作赫拉克利斯)的特征相似。
此外,古希腊国王巴克特里亚银币、斯基泰国王银币的宙斯神,一手持权杖,一手持上下都是刺的棒子,和戒面人物手中所持权杖与狼牙棒的形象有相近处。不论它是两者中的哪一个神,都与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父子有关。鉴于中西亚和古希腊、古罗马的紧密联系,加之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都是碧玺矿的主要产地,有理由相信,这枚珍贵的蓝宝石金戒指出自中西亚地区,或者进一步说,它是出自擅长制作金银器的粟特人之手。
巴克特里亚银币。常一民 供图一枚珍贵的蓝宝石金戒指,为何会跨越千山万水,最后到了徐显秀墓中呢?
这和著名的丝绸之路有关,更和北朝时期的晋阳有关。
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对于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促进作用。
在谈论陆上丝绸之路的东部城市时,以往人们更多谈到的是西安和洛阳,很少谈到晋阳。翻检丝绸之路地图和有关书籍文章,也很少谈到晋阳。
东魏北齐时期,晋阳城生活着大量丝绸之路的重要来客——粟特商胡。据文献与碑刻墓志资料记载,北朝以降,晋阳定居着许多粟特人,见于墓志的粟特人就有翟娑摩诃、翟突娑父子、安吐根、翟楷、虞弘及其父亲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虞弘。
虞弘是来自中亚的鱼国人,他曾“兼领并、代、介三州乡团,检校萨保府”。乡团是隋朝左右卫诸府、东宫领兵开府置下属组织,掌领乡居军户,检查户口,劝课农桑。作为有明显胡人背景的虞弘,担任此职务,应该和这些乡团成员中有不少西域胡人分不开。
如此众多的胡人来到晋阳,和晋阳城当时的历史地位息息相关。
东魏北齐时期的晋阳,号称“霸府别都”,作为政权中心,皇室贵胄、达官富贾云集,形成一个生活奢华的贵族阶层以及追求华美的社会风气。追逐丝绸之路文化生活,成为上层人物的时尚。唐代杜佑《通典》载,“东汉魏晋,乐则胡笛、箜篌,御则胡床,食则羌炙、貊炙,器则蛮盘,祠则胡天”。北齐后主高纬更是“躬自鼓舞,以事胡天”。
而北齐武安王徐显秀也是一个对丝路文化情有独钟的人物。在他的墓室中,充满了异域文化色彩。蓝宝石金戒指出自丝绸之路,从戒指受磨损的程度看,应该是长期佩戴的结果,说明徐显秀对这一外来之物的喜爱。
徐显秀墓室石门雕刻彩绘神兽的改动,则是其喜好外来之物的又一例证。徐显秀墓的两扇石门上,上部雕刻彩绘的是一个鸟身兽头蹄足神兽,其形象来源和欧亚大草原的羽翼兽有关。而在石门下部,原来一边雕青龙,一边雕白虎,但最后埋入墓葬时,却用两只口衔瑞草的彩绘神鸟覆盖了原来雕刻的青龙白虎。据研究,萨珊波斯时期的衔瑞草神鸟,代表着“神的荣光”,北朝时期传入中国后,和凤凰朱雀等混合,成为墓葬中的“保护神”。
徐显秀墓室石门雕刻彩绘神兽。常一民 摄学者郎保利和渠传福所著的《试论北齐徐显秀墓的祆教文化因素》一文统计,徐显秀墓中的祆教文化因素达十项之多。如果把徐显秀墓中人物所穿圆领窄袖袍、脚蹬长筒靴等所谓胡服以及琵琶、竖箜篌等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西域乐器统计在内,甚至可以说,除去墓室形制外,徐显秀墓中的壁画、陶俑、瓷器等绝大多数出土遗存都有异域文化元素。
装饰联珠纹的侍女衣裙。常一民 摄 装饰联珠纹的低温釉陶尊。常一民 摄如墓室西壁红色骏马鞍鞯上,覆盖着一方装饰联珠纹菩萨像的波斯锦。墓室北壁和东壁侍女的衣裙上,也装饰着联珠纹对兽和联珠纹菩萨像。同样装饰联珠纹的还有一批精美的低温釉陶器灯、尊、鸡首壶等。这种联珠纹,是伊朗高原琐罗亚斯德教(即祆教,俗称拜火教)的典型装饰纹样,如今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和中国传统的烧造工艺结合在一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又一例证。(完)
作者简介:
常一民,九三学社社员,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三国两晋南北朝专委会委员,山西省文物局首届张颔领军人才,太原市考古名家工作室领衔人,参加隋虞弘墓、北齐徐显秀墓、晋阳古城遗址等重要发掘。发表《太原北齐徐显秀墓》《东周晋阳城规制蠡测》《太原市隋虞弘墓发掘报告》《先秦太原研究》《晋阳遗珍》等论文论著。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