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8 06:49:39 来源: sp20241128
9月4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2024走进魅力成都”外国专家调研团成员在参观成都大运会博物馆的陈列。
9月3日,在成都川大智胜七重空间大国重器互动体验馆,乌克兰专家斯杰里马赫·亚历山大(左)体验模拟飞机驾驶。
9月4日,在成都市“神鸟扇影”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加纳专家沃克在体验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柏合草编的魅力。
9月5日,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向外国专家调研团成员介绍设备和技术。
“如果要我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选一座定居生活,那我一定会选中国成都。”当被问及为什么会来四川省成都市学习工作时,来自非洲加纳共和国的沃克教授笑着对本报记者说。
沃克2016年来到中国,在电子科技大学获得软件工程的硕士和博士学位。2022年9月加入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是一名年级主管和高级研究员。沃克对成都怀有深厚的情感,他的妻子露丝今年从四川大学博士毕业后也留在了成都。两人在成都共同书写着人生的精彩篇章,不仅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国际化的色彩与活力,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佳话。
不仅是沃克一家,现在,越来越多的外籍专家和人才被成都的魅力吸引而至。成都已连续多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十榜单。“来到成都,爱上成都,留在成都”正成为越来越多外籍人才的心声。
成都是如何成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之一的?9月3日至6日,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指导、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2024走进魅力成都”调研活动在成都举行。本报记者跟随来自英国、匈牙利、比利时、乌克兰、日本等国专家组成的调研团来到成都,围绕这座城市的引才引智风貌、国际人才交流、国际科技合作、人文环境建设等开展走访调研,实地探访蓉城的国际魅力和创新实践。
创新——
“我为这酷炫的科技着迷”
来自乌克兰的航空发动机摩擦磨损及润滑纳米摩擦技术领域专家斯杰里马赫·亚历山大教授没有想到,作为一名航空爱好者的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模拟“驾驶”飞机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在北京“着陆”,圆一把“开飞机”的梦。
这是9月3日下午发生在成都武侯工业园区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川大智胜”)七重空间大国重器互动体验馆飞机模拟器驾驶舱的一幕。当日,记者跟随调研团一起来到这家体验馆,现场感受中国科创的魅力。
七重空间大国重器互动体验馆是川大智胜打造的集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与文旅体验为一体的大型互动体验馆。该馆以“深空、航天、航空、地面、水面、水下和虚拟”7个空间维度为主线,对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国重器进行集中展示,包括飞机模拟器、机场模拟器、高铁驾驶模拟器、深海巡航、战机着舰等多个体验场景,参与者可在其中分别体验飞行员、高铁驾驶员等身份,获得完整自然的视觉空间、接近真实的运动感觉以及操控驾驶体验。
斯杰里马赫·亚历山大体验的,就是其中的飞机模拟器。
“工作人员告诉我,这台模拟器可以用来训练飞行员!”体验结束后,斯杰里马赫·亚历山大兴奋地对本报记者说,“我为这酷炫的科技着迷,这些技术让我再一次切身感受了中国的科创实力。”
斯杰里马赫·亚历山大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
“20年前,我就全心全意地爱上了中国。”提及对成都的印象时,斯杰里马赫·亚历山大说,“成都不仅是工业重镇,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特别是航空和地面交通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例如,C919大型客机项目中就融入了多项‘成都造’的创新技术。”
斯杰里马赫·亚历山大说:“目前,我们开发的技术,包括轴承清洗、三维表面形貌测量等,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已被证明有效。我们期望能够将这些先进技术引入成都的航空企业,助力成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是地质灾害‘天—空—地’一体化探测与监测实验室,主要是通过我们的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来从广域的角度识别我们的地质灾害隐患。当我们识别到地质灾害隐患以后,就通过把我们的这些传感器现场布置在这个地质灾害体上,来对我们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的监测。”9月5日,调研团来到了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在现场,研究员郭斌为大家介绍实验室的相关情况。
调研团参观了地质灾害与工程安全监测中心、大型泥石流实验室、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室,查看了实验室最新的地形微变系统、微震联系采集系统、无人机等仪器设备以及获得的各类成果奖励,对实验室在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领域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感到赞叹。
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来自比利时的马晓丽对这家实验室很感兴趣,她对本报记者说:“中国防治地质灾害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这家实验室聚焦中国自然和人类活动诱发重大地质灾害的成生背景、形成机理、早期识别、监测预警与工程治理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它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很有借鉴意义。”
文化——
“它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
开放包容是成都的迷人特质之一。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这座城市举办,让世界更多感受到了成都的魅力,也展现了成都加速国际化的自信。
9月4日,调研团成员来到世界大运公园——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参观成都大运会博物馆。
东安湖体育公园坐落在风景如画的东安湖畔,碧绿的草坪、大片盛开的紫色野花、随风摇曳的金色芦苇与清澈的湖水交相辉映,一路行来,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身处其中,人们仿佛还能感受到一年前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时的青春活力。
在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带领外国专家依次参观了“时代使命”“责任担当”和“全球盛会”三个展厅。展览内容涵盖了世界大运会1959年首次举办以来的历史进程,以及成都大运会从申办、筹办到成功举办的全过程。
在现场,匈牙利国家博物馆驻华总代表、2020年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获奖者贝思文用流利的中文与博物馆协调处处长曾浩进行交流,询问博物馆如何策展、宣传,以及是否有计划在其他国家和城市办展。他说:“匈牙利有200多家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我负责这些展馆与中国各地的合作交流。”
谈及未来展览合作时,贝思文问道:“我们布达佩斯能不能与你们合作承办展览?”曾浩回应:“我们将走出国门,讲好大运故事,传递青春的力量,让大运遗产惠及全世界。”
之后,调研团成员来到了会场附近的“神鸟扇影”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并在这里手编蛐蛐笼,体验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柏合草编的魅力。
沃克对于柏合草编非常认真,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麦秆编织,一口气编完了三个小笼子。沃克对本报记者说:“柏合草编能让人宁静,它让我想起了我的故乡。在我的故乡村子里,大家也会使用麦秆来编织一些实用的工具。”
马晓丽也表示:“柏合草编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其编织是颇具趣味的有趣体验,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据了解,“神鸟扇影”作为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城东分中心和龙泉驿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选址地,是成都市委人才办重点打造的专家人才聚集地和人才服务场景。城东分中心正以建强人才引育平台、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打造人才展示窗口为目标,立足成都市龙泉驿区,辐射成都东部和重庆市,让各类人才在成都安身安心安业,营造高品质人才服务生态。
成都的魅力,还体现在保护生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共处。
9月5日下午,调研团成员访问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来成都之前我就听过一句话——‘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对于成都自然博物馆的行程,我可是满满的期待。”来自英国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专题节目部资深编辑顾问、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郝明凯对本报记者说。
成都自然博物馆是一座以地学类藏品为主的自然博物馆。50640平方米的博物馆,拥有藏品6万多件、常设展厅6个,当中藏有多个世界闻名、极具科学价值与欣赏价值的“镇馆之宝”,如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大竹重庆鱼化石、隆昌铁陨石等。
站在距今约1.5亿年侏罗纪的大竹重庆鱼化石前,郝明凯看得啧啧赞叹:“你看它的纹理,细腻而真实。这块化石几乎完整保留了这条鱼的形态。看那个圆滚滚的肚腩,说明这条鱼的伙食不错。”
“成都自然博物馆对展品的设计和保护体现了这座城市对科普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郝明凯对本报记者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为中国人的决心和信心而敬佩不已。”
纽带——
“我们应该为这座城市感到骄傲”
海纳百川、“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成都的胸怀,也是外籍专家和人才“爱上成都”的原因之一。
9月6日上午,在成都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逐梦厅,调研团成员参加了一场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
“外国专家既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外友好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纽带。”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汤富强向大家介绍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正推进健全外国专家引进和服务保障机制,开展外国人来华工作便利化试点,建设外籍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等系列吸引外籍人才政策措施。
各位外国专家也分享了参加“走进魅力成都”调研活动的体会,围绕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
关国兴是成都大学泰国交流中心主任、2018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在成都工作期间,关国兴目睹了这座城市在国际接轨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成就。他举例说:“成都航空行业的发展,向世界表明这里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五湖四海的友人。”
关国兴对成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同时也对成都建设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提出了三点建议:“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硬件设施不断完善的同时,注重提升软件服务水平,完善国际学校和国际社区等配套设施;继续加强与世界各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作为在中国工作了20年的外国人,贝思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提升成都的国际合作水平和创新能力:“多举办涵盖不同领域的国际交流论坛,增强国际社会对成都的认识和了解;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将成都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介绍给全世界;开通更多国际直飞航线;加强与国外高校的合作,让更多国际学生了解并选择成都作为学习目的地。”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的外籍专家乌米特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成都是一座迷人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应该为这座城市感到骄傲。”同时,他表示成都应该在国际舞台上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进行自我推广,以吸引全球人才。
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陈钢说:“成都正全力争创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以蓬勃向上的创新开拓之势,推动加快建设汇聚海内外人才的创新高地,为高端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好舞台。真诚希望各位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成都、支持成都,将成都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开放的发展环境推介给更多国际友人,推动更多国际企业和各类英才来蓉发展。诚挚邀请各位专家、记者朋友们来成都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蓉城宜居宜业、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和独特魅力。”
成都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成都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阳夷也从成都的产业发展高度、科创资源厚度、对外交往广度以及宜业宜居的温度介绍了成都的人才环境,并向广大人才发出邀请:“成都是一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城市,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并释放着无限的机遇。”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