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1 07:03:16 来源: sp20241201
【多样的生物多彩的世界】
“小多杰会回来看我们吗?”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的广袤草原上,13岁的彭毛尕措总向远处张望,期待小伙伴重新回到自己的视野。每当这个时候,周增本都会安慰侄女:“大自然才是它的家。”
谁是小多杰?
“是我们一年前救助的普氏原羚。”周增本和弟弟索南才让是生活在青海湖畔的一对牧民兄弟,从2015年开始,兄弟俩自发巡护和救护普氏原羚。“去年7月,我们在水渠里发现了一只普氏原羚……”周增本回忆,“应该是和妈妈走散了,它那么小,虚弱得站不起来,被困在水渠里。”
就这样,在咨询当地林草部门工作人员后,他们给这只取名为小多杰的普氏原羚带回家喂养,小多杰的身体很快得到恢复。“七八月是草长得最好的时候,相信它会生活得很好。”周增本说,看到普氏原羚成群奔跑在草原上,他和弟弟发自内心地高兴。
普氏原羚是湖滨沙化草地的代表物种,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区,是青海湖乃至青藏高原上的旗舰物种。20世纪90年代初,青海湖周边普氏原羚个体只剩下不到300只,成为世界有蹄动物中的最濒危物种。
为了保护普氏原羚这一珍稀物种,青海通过开展环湖巡查、资源调查、普氏原羚救护繁育、在普氏原羚重点分布区域设置大型宣传牌等方式,加大对环湖区域普氏原羚资源的保护力度。同时,当地牧民群众主动降低草场围栏高度、自发成立巡护队为普氏原羚提供丰富草场和更好生活环境。
在政府和牧民的共同努力下,普氏原羚种群已由保护初期的不足300只增加到如今的3400余只。普氏原羚种群规模不断壮大的背后,正是青海湖生态向好、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的生动体现。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这里拥有独特的高原“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被誉为“青藏高原基因库”。
“青海湖约30%的植物、50%的陆生野生动物是青藏高原特有种,还是青海湖裸鲤(又名“湟鱼”)和普氏原羚的世界唯一分布区。”青海湖景区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介绍,“青海湖是不可替代的全球高原特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对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价值。”
8月的青海湖,远山矗立,野花争艳,蓝天白云下,碧波万顷的青绿色湖泊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连片油菜花。这是青海湖最美的季节,也是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最忙碌的时候。
在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沙柳河泉吉河增殖试验站,助理工程师郭若晨轻轻抖动漂浮在孵化缸水面上的孵化盒,将粘连在一起的鱼卵分开,细细观察鱼卵的孵化情况。她告诉记者,“这些是青海湖裸鲤的鱼卵,自然繁衍的青海湖裸鲤成活率只有千分之三,也就是说,1000颗鱼卵,只能成功孵化出3条小鱼。而我们人工孵化的成活率超过75%”。
作为共生生态系统的一环,青海湖裸鲤种群数量能够直接映射青海湖生态的好与坏。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海湖裸鲤一度濒临灭绝。1982年,青海省正式封湖育鱼,开始对青海湖裸鲤资源进行保护。
青海湖裸鲤生长缓慢,自然环境下,一年只能长一两,因此,人工增殖放流是增加种群数量的重要手段。每年6月至8月,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会在泉吉河、沙柳河等青海湖裸鲤洄游产卵的主要河道,采集鱼卵、进行人工繁育。
“这缸基本上都破膜了,游泳是鱼宝宝的第一课。”顺着郭若晨的目光看去,部分鱼苗沉在水底团成一片黄色,学会垂游的鱼苗游荡在水中,她又将淡黄色的水注入缸中。“这是给鱼宝宝的营养餐,鸡蛋煮熟后把蛋黄放在纱布里挤成蛋黄水,再兑上豆浆,比照看孩子还要仔细!”郭若晨说,“等这些鱼苗学会平游后,就会被运到西宁进行培育,直到明年6月下旬,鱼宝宝长成体长10厘米以上的幼体时,再运回原河进行放流。”
自2002年大规模开展增殖放流工作起,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已向青海湖放流裸鲤一龄鱼种2.19亿尾。经过20多年持续的增殖放流和自然恢复,目前青海湖裸鲤资源总量为12.03万吨,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率约为22%。
生态环境变好了,湿地面积增加了,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扩大了,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增强了……2022年4月25日,国家公园管理局同意开展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碧波荡漾的青海湖正式进入“国家公园时代”。
“为了进一步实现青海湖生态保护成果共享,我们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哈尔盖普氏原羚科普研学基地、普氏原羚科研救护中心、湟鱼洄游观赏基地等3个生态教育基地相继建立。”陈德辉说,环湖周边群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生态旅游,在生态保护共治共享中实现就业增收。
在哈尔盖普氏原羚科普研学基地,记者遇到一对骑行打卡青海湖的母子。10岁的许一迪兴奋地讲起这一路的经历,“我们在‘湟鱼家园’见到了逆流而上的湟鱼,刚刚骑车的时候,远远地看到了普氏原羚,和图片上的一样,它们的屁股是白色的桃心……”他仔细浏览着宣传展板上的介绍,又转头告诉妈妈,“青海湖太美了,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她!”
(记者 王雯静 万玛加)
(责编:温璐、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