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守护“出生健康”

发布时间:2024-12-15 19:06:32 来源: sp20241215

  用科技守护“出生健康”(健康生育观)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预防出生缺陷,守护生命起点健康”。有哪些比较常见的出生缺陷?预防出生缺陷有哪些方法?基因检测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守好出生缺陷“三道防线”

  每个生育家庭都希望孕育健康的宝宝,然而有的家庭却饱受出生缺陷带来的痛苦。究竟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代谢异常,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华大基因首席执行官赵立见介绍,目前已知的出生缺陷至少有8000—10000种,常见的有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唐氏综合征、杜氏肌营养不良、多指(趾)、唇裂、苯丙酮尿症、地中海贫血和耳聋等。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根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估计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为5.6%。按2023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计算,如果不提升出生缺陷防控能力,5.6%的背后就是50多万个负重前行的家庭。

  “绝大多数出生缺陷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一些重大出生缺陷往往伴随患儿一生,常需终生治疗,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赵立见介绍,即使小部分出生缺陷有药可医,治疗费用往往也是天价。以脊髓性肌肉萎缩症(简称SMA)为例,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儿早期常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进而发展到吞咽无力、呼吸困难,致残致死率高。SMA总体发病率约为1/10000—1/6000,但人群携带率高达约1/50。2019年,首个能治疗SMA的药物诺西那生钠注射液在中国正式上市,但一针价格高达70万元;2021年,经过八轮医保谈判,诺西那生钠最终以每针3.3万元的价格进入医保,极大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但这类患儿仍需终身用药。“因此,将出生缺陷防控关口前移,探索建立出生缺陷防治新模式,大力推广适宜先进技术,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保障。”他说。

  减少出生缺陷,关键在于预防。中国历来高度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近年来,我国将防治出生缺陷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印发《全国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等文件;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特别是推进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的均等化,建立起覆盖全链条的出生缺陷三级防治体系——

  一级预防,即把好婚前和孕前关口,通过健康教育、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补服叶酸服务等,让出生缺陷尽可能不发生;

  二级预防,即把好孕期关口,提供全方位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产前筛查、诊断和知情干预,进一步减少严重致死致残的出生缺陷;

  三级预防,即把好产后关口,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实行专项检查,努力做到出生缺陷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其实,70%的出生缺陷疾病,在孩子刚出生时无法通过肉眼看出明显异常,需要通过专业的医疗仪器检查才能诊断。”赵立见介绍,如遗传性耳聋,一些孩子的听力损失在出生后没有立即表现出来,后面会发生渐进性的听力损失,甚至接触某些特定药物后出现耳聋。如果在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检测,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有机会避免孩子后期听力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基因检测助力精准防控

  出生缺陷病种多,病因复杂,防治往往始于生命的起点。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实行免费婚检,全国婚检率提高到76.5%;23个省份实现免费孕检,全国孕前检查率达96.5%;全国产前筛查率提高到91.3%;全国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率都在90%以上……

  产前筛查是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一道重要防线。“近年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在生化筛查和超声筛查的基础上逐步拓展至基因筛查。其中,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代表的基因检测发挥着重要作用。”赵立见介绍,一些遗传性疾病往往在孕中、孕晚期甚至出生后才有所表现,仅通过常规检查手段远远不够,有可能导致错过最有效的干预时期。对于这类疾病,基因检测可以在孕前或孕早期,识别出父母是否携带导致遗传病的基因突变,或胎儿是否存在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出生缺陷风险,从而为准父母提供科学信息做出知情决策或准备相应的治疗方案。

  什么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指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孕期母体外周血中的胎儿游离DNA片段,从而评估胎儿罹患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风险,如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爱德华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帕套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赵立见介绍,这项筛查技术只需抽1管孕妈妈的血就可进行检测,能有效规避羊水穿刺带来的风险,安全性更高。近年来,国内外临床指南与专家共识均认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应当作为不同年龄孕妇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的一线方法。

  当前,无论是传统的血清学筛查,还是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都是作为产前筛查手段,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如果筛查结果提示高风险或存在其他异常情况,孕妇应进一步进行产前诊断以明确胎儿是否患有染色体异常疾病。“华大基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导致唐氏综合征的21号染色体三体检测灵敏度可达99%以上,相比传统血清学筛查70%左右的检出率,基因检测有很大的优势。”赵立见说,另一方面,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阳性预测值也显著高于传统血清学筛查,极大可能地减少了假阳性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不必要的羊水穿刺数量,有助于降低孕妇不良孕产结局风险,缓解临床产前诊断资源压力。

  2019年7月,河北省政府联合华大基因,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全省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项目。2022—2024年,河北省委省政府连续3年将该项目列入全省20项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当地已累计为超200万人次孕妇提供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服务,全省覆盖率达98.5%以上。

  “在当地最新调研中,很难找到3岁以下的唐氏综合征患儿,这直观体现了河北在唐氏综合征防控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赵立见表示,这一成果离不开基因科技创新转化及大人群筛查模式的优势。2019年前,河北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价格每例在2400元左右,而政府民生工程实施后,到2024年这一项目仅需345元/例,且由政府集采,百姓免费。一项卫生经济学效果评估显示,该项目总体成本效益比高达1∶16.21,即政府投入1元,可节约社会支出16.21元,项目卫生经济学效益显著。

  “大人群、低成本、高效率的基因筛查,是助力精准防控、减少出生缺陷的关键。”赵立见介绍,当前,华大基因还在黑龙江省以及深圳、阜阳、长沙、武汉等多地开展了大规模民生筛查,项目的成本效益比都较为可观。

  让科技进步惠及人人

  出生缺陷病种庞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能一次检测多种类型的出生缺陷吗?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检测技术一次检测多种类型出生缺陷疾病已成为可能,但生命体太复杂了,仍然有很多难题等待我们去攻克。”赵立见表示,由于基因相关疾病种类繁多、机制复杂,很多罕见及遗传病仍面临诊断困难的局面,尤其在产前特殊阶段,检测的窗口期往往只有几个月,而且能观测到的表型十分有限,这增加了产前检测、诊断的难度和风险。

  在开展相关基因检测时,首先需要获得受检者的知情同意。“这确保了受检者既能充分了解一项检测技术能够帮助探寻、解决哪些健康隐患和遗传风险,同时也清晰认识到每一项技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们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无法完全避免所有的风险。”赵立见表示,不能因此而放弃拥抱新技术,因为这将会让许多家庭错失提前预防、及时干预的机会。为此,还需要向公众普及基因科技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基因检测的认识和理解。

  赵立见介绍,围绕出生缺陷三级防控体系,华大基因在持续完善以高通量测序为基础的“五前”(即覆盖婚前、孕前、产前、新生儿和儿童成长阶段)母婴健康管理产品体系。以孕前阶段为例,华大基因的单基因携带者筛查项目可以一次性为有生育计划的夫妇同时筛查包括地中海贫血和脊髓性萎缩症在内的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致病性明确的单基因隐性遗传病,以评估个体携带致病基因变异的风险。

  “看起来健康的父母也有可能生出有遗传病的孩子,这些遗传病通常为单基因遗传病。”赵立见介绍,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单个致病基因变异导致的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不高,但携带率较高。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例,携带致病基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夫妻双方恰巧携带同一个致病基因,在未经干预的情况下,这样的夫妇生下来的孩子有25%的概率罹患相关遗传病。因此,备孕夫妇应提前进行单基因遗传病携带者筛查,如果发现存在相关疾病生育风险,可通过遗传咨询结合必要的产前诊断或采取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干预,从源头大幅降低相关出生缺陷疾病的发生率。

  数据显示,我国出生缺陷防控网络不断健全。截至目前,全国婚前检查机构、孕前检查机构超过3000家,产前筛查机构超过4000家,产前诊断机构超过500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59家,所有区县均设置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血机构……经过持续努力,我国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成效明显。与5年前相比,全国因出生缺陷导致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降低30%以上,神经管缺陷、唐氏综合征等严重致残的出生缺陷疾病发生率降低23%。

  “基因科技的发展经历了从‘探索未知’到‘惠及人人’的过程,已经从实验室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我们将通过持续创新技术,降低技术转化应用成本,同时不断拓展服务范围,让更多人享受更普惠、更便捷的检测服务。”赵立见表示,依托基因检测技术的普及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天下无“唐”(唐氏综合征)、天下无“聋”(遗传性耳聋)和天下无“贫”(地中海贫血)等愿景必将实现。

  本报记者 王美华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12日   第 09 版)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