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2024-11-16 11:31:48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网 贵州万山7月27日电 (周燕玲)“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也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对城市更新、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秘书长曲亮27日说,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尤其是矿山工业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与传承,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探索。

第四届工业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27日在贵州万山举行,图为开幕式现场。周燕玲 摄

  第四届工业遗产保护学术研讨会27日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举行,来自中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建言献策。

  近年来,中国各地通过“工业遗产+旅游”“工业遗产+博物馆”等方式,让工业遗产“重获新生”,比如长春电影制片厂、首钢工业遗址公园、青岛啤酒博物馆等地,不仅延续着各个城市独有的历史记忆,还成为无数年轻人的“打卡”新地标。

  截至目前,中国已发布国家级工业遗产194个,万山汞矿遗址位列其中。万山汞矿遗址由矿山、矿洞遗址及相关遗迹、生产设施、开采工艺等工业景观构成,2015年通过对废弃的万山汞矿遗址进行整体连片修复和开发,打造朱砂古镇,建设了中国第一个矿山休闲怀旧小镇,老矿区变身旅游区焕发新生机。

  “工业遗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从近代以来采矿技术的变化,建立博物馆有利于保护现代工业文明,让它能够传承。”北京联合大学教授杨鹏说,要从源头抓好工业遗址保护,立足采矿技术本身,加固遗址维护,进一步提炼文化内涵。

  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研究中心研究员滕磊看来,文化景观概念的应用带动地方特色发展与社会认同,“景观保育、博物馆、城镇再造、社区参与和国际联结的多元保护经验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常江认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策支持、规划引领、设计创新、技术服务,也需要好的顶层设计以及各方通力合作。(完)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