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0:23:06 来源: sp20241221
对话2023:遇见更好的自己
■许 鑫 姚昌松
国防科技大学学员进行队列训练。宋可旸摄
国防科技大学学员张晟锴(左一)与团队成员合影。刘春生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3年即将收官。此时此刻,军校学员用不同的方式回望和总结过去的一年。图书馆里静心凝思,训练场上挥汗如雨,舞台中央收放自如……这一年,学员们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强军答卷。
近日,国防科技大学学员用一场特别的访谈节目,记录和分享着这一年里那些闪光的时刻。
“观众朋友们好,欢迎收看科大新闻,我是今天的主持人袁昊。”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园电视台演播厅里,年终特别访谈节目《对话·成长》正在进行。
本次系列访谈邀请的嘉宾全部是学员。他们中,有的是捧回了众多荣誉的大一新生;有的是为大学某科研项目贡献智慧的博士学员;有的是在经历赛场失意后,最终逆袭站上世界领奖台的精武高手;有的是敢于直面挑战,在全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的科技英才……
面对镜头,学员们畅谈一年来的成长和收获。那些排除万难的选择、孤注一掷的勇气、绝处逢生的坚持、永不言弃的信念,一帧帧、一幕幕,都在他们的讲述中回放。
回望2023,对话2023,他们在逐梦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镜头一
排头兵:在铿锵步伐中激扬青春
“两年前,我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看着身姿挺拔的仪仗兵心生羡慕。两年后,我成了一名军校学员,在队列中展现军人风采。”演播厅里,今年入伍的新学员关永起正接受访问。
前不久,关永起所在大队在学校第五届“风采杯”仪仗标兵大赛中,夺得团体组第一、仪仗组第一。细数荣誉,关永起满眼都是笑意。
作为一名排头兵,关永起至今记得比赛当天,那种从心底蔓延到身体每一块肌肉的紧张感,“生怕哪个动作失误”。
洪亮的口令响起,关永起和队员们感受着全场观众的目光。
正步走第一步,战友们的腿同时抬起,砸地的声音铿锵有力。一个来回过去,他们的呼吸变得急促,后背也开始冒汗,但神色依旧凝重如山。赛后班长对他们说:“你们的每一步都让人为之瞩目,又齐又响。”
“为了做到又齐又响,你们付出了哪些努力?”主持人问。
“比起光鲜亮丽的外在,汗流浃背才是我们的日常状态。”关永起直言。
为了达到枪线、臂线、胸线、腿线“四线合一”,让排面横看一堵墙、侧看一条线,作为排头兵的关永起跟自己较上了劲。他将流程练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汗水湿透了常服。在一次次打磨下,他练就了干净利落的动作。
“相信这次经历为你的军校生活开了个好头。”主持人说。
“是的,我希望自己能真正完成两个转变,不光在队列里当排头,在学习、训练、生活等方面也要争当第一!”关永起说。
关永起从小品学兼优,唯独体能有点拖后腿。临近体能考核,引体向上成了他的一道难关。为此,他找到教员请教单杠技巧,制订了每天的加练计划。
“放在以前,我绝对不会做这些‘加码’的事。现在,我已经爱上了这种挑战自我的感觉。”关永起自豪地说。
不出一个月,关永起便取得了可喜进步,对考核达标信心满满。另外,他还把自己的练习心得拍成视频分享给战友,帮助他们一起提高。最终考核时,10余名同学利用关永起分享的技巧,成绩都达到了优秀,而他更是取得了单杠课目大队第一的好成绩。
回想入校半年来的经历,关永起觉得收获满满:“成长注定是充满汗水的,我将迈着铿锵的步伐,继续走好未来的军旅之路。”
镜头二
追风士:在地面上的“天空”逐梦青春
“当我看到电脑屏幕上,风洞里的空气在不同飞行速度下像河水一样清澈均匀,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当主持人问到2023年最难忘的瞬间时,博士研究生学员张博回答道。
节目中,张博向镜头展示了一张照片。那是一张被电脑屏幕捕捉到的“风”的影像,为了这个画面,他努力了整整9个月。
风洞,被称为建在地面上的“天空”,是飞行器的摇篮,风洞的性能决定着飞行器的研制水平。
在研究某型风洞之前,张博已在自己的课题中深耕了3年,如果临时换赛道,不仅可能没有研究结果,还会有延迟毕业的风险。
“是什么给了你从零开始的勇气呢?”
面对主持人的提问,张博答道:“是我的导师易仕和。”
“做难事必有所得。”这是易教授经常讲的一句话。在导师的全力支持下,张博毅然开始了攻关之旅。
大年初五,只休了6天寒假的张博提前回到学校,准备大干一场。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光是复现某项技术,就耗费了近半年时间。
那段时间,张博一头扎进文献中,进行理论推导、模拟仿真。面对困难,张博没想过放弃:“我不喜欢做‘依葫芦画瓢’的工作,做科研就是要越挫越勇。”
在研究进入“死胡同”时,赵玉新老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指导思想——跳出现有方案,对设计理论进行创新。为了节省时间,张博干脆住在了教研室。
“太空没有极限,期盼着学弟学妹们向着科技高峰不断冲锋。”今年9月1日,国防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当天,正在“天宫”中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朱杨柱发来了祝福。作为同门师弟,收到祝福的张博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不久之后,经过反复推导、验证,张博终于解决了面临的技术难题。
“我始终坚信,只要不放弃,一定能把不同高度、不同速度的‘天空’搬到地面上。”分享的最后,张博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镜头三
逐梦人:在世界领奖台挑战青春
冬日午后的暖阳透过窗户,洒向电子对抗学院精武俱乐部的练功房里。
通过演播厅的视频画面可以看到,学员杨文彬正在拳击擂台上练拳,凌厉的眼神直击人心。
杨文彬来自合肥校区,此刻,他正通过视频连线接受采访。
“我从小就有一个‘功夫梦’,考入国防科技大学后,便加入了精武俱乐部。”课余时间,杨文彬最爱的事情,莫过于在练功房训练。
由于个头较小,对抗练习中,杨文彬时常“挂彩”,不是眼睛紫了,就是嘴巴青了。为了扭转“挨打”的被动局面,他加紧练习,甚至练到嘴唇发白、眼冒金星,累瘫在格斗馆,但他依然乐在其中。
渐渐地,杨文彬发现小个子有更大的灵活性、敏捷性。今年,凭借超出常人的努力和出色表现,他被选中参加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
集训中,由于柔韧性较差,一些动作杨文彬做起来有些吃力。一次踢腿练习中,杨文彬由于心急拉伤了韧带,腿稍微一动就钻心地疼。这时距离比赛只剩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内心不禁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杨文彬想要放弃之际,他的耳边回响起出征前一位教员的赠言:“只有坚定梦想的人,才能在追梦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杨文彬咬牙坚持了下来。他从最简单的马步重新练起,在保证不再拉伤的前提下循序渐进。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除了学习和集合时间,他近乎疯狂地熟悉动作,不敢有一丝懈怠。
当杨文彬准备充分地站上比武擂台,眼前的一幕让他感到震惊——一名选手展示了空中720°落地劈叉直刺。“那一刻我明白,这必将是一场难打的仗,努力奋斗了多少个日夜就在此刻,我只有前进,没有后退!”采访中,杨文彬与观众一起重温起比赛当天的场景。
比赛录像中,只见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走上擂台。右手紧握钢刀,手臂青筋暴起,随着哨声响起,他顺势出手,破锋刀法虎虎生风,口中不时顺着发力爆发几声呐喊,将军人的血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场下,评委和观众看得热血沸腾,连连喝彩。结束时,杨文彬抱拳敬礼,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终,杨文彬以小组第一的成绩获第九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男子C组刀术金牌。“这枚奖牌见证了我的一路逆袭。未来,我希望能解锁更多赛道。”回顾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杨文彬仍难掩激动。
镜头四
突围者:在直面挑战中绽放青春
“请用一个关键词总结你们的2023。”
“挑战!”演播厅内,面对主持人提问,大四学员张晟锴笃定地回答。
前不久,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国防科技大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指导的“火眼金睛”本科生团队,在“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获特等奖。
“一群年轻人如何在230余所高校中脱颖而出?”主持人问道。
“这要从今年3月份的一次学习分享会上说起。”张晟锴回忆。
那天,电子科学学院教员游鹏向大家分享了今年“挑战杯”竞赛的题目。其中,“揭榜挂帅”专项赛的某道赛题和部队战斗力密切相关,对本科学员来讲十分具有挑战性。
“有没有敢揭榜的?”教员向大家投来期待的目光。
“作为军校学员,我们不挑战谁挑战!”张晟锴毫不犹豫,站起来接下了“战书”。经过层层遴选,一支由本科学员组成的10人研究团队组建成功。
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转眼,时间来到5月下旬,离成果提交仅剩20天时,团队卡在了某一关键指标。任务紧急,10位成员聚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方案一个一个被否定。就在大家愁眉不展时,学员胡启滨想到课上教员讲过的一个案例。“我们可以采用这个方法。”他兴奋地说。
大家立即开始分头行动,部分人进行算法建模和设计,其他人进行编程实现和演算。当胡启滨推算完最后一个公式,大家惊喜地发现,他们成功了!
张晟锴清晰记得,那天大家从实验室出来时已经凌晨2点,每个人都感到分外充实。空荡的校园里,路灯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暖色的灯光将前路照得透亮。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晟锴和成员们逐一攻克剩余难题。最终,他们顺利提交成果,在一众参赛选手中成功突围。
当团队成员信心满满地来到比赛现场,挑战再次来袭。原定上台答辩的胡启滨身体突发状况,只能换人。张晟锴临危受命,团队成员鼎力相助——郭家安和余子龙对讲稿进行修改凝练,黄星桦和李昌益负责答辩时的后台支持……
站上讲台,聚光灯下的张晟锴从容应对,生动细致地将作品全方位展现给现场评委。最终,他们的作品获得专家们一致认可,夺得特等奖。
“这段旅程弥足珍贵,我们不仅攻克了技术难题,也学会了在逆境中团结协作、挑战自我。”回顾这一年,张晟锴感慨万分。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演播厅外,节目荡起的涟漪触动着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站在时光交替的新起点上,奋斗的音符交织成诗,奏响在军旅青春的篇章里,那些与梦想有关的动人故事,还未完待续……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