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者浙江行:绿色低碳“中国方案”成为关注点

发布时间:2024-11-27 08:57:07 来源: sp20241127

   中新网 杭州8月15日电 (张益聪)宁波象山滩涂光伏板组成的“绿电森林”、绍兴江滨天然气发电机组矗立的“火电双塔”、杭州数字与智能相结合的“智慧城市”……近日,近20名海外多国学者走进浙江宁波、绍兴与杭州,而在参访过程中,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中国方案”成为他们的共同关注点。

宁波象山上千亩光伏发电田。王磊 供图

  宁波象山,这里的海鲜远近闻名,其中以滩涂海鲜最有特色。来自冈比亚的社会发展学者Maimuna Ceesay看到,在上千亩的“光伏田”之下,还有一片滩涂牧场,时不时看到蛏子、贝壳卧沙而动,还有渔业人员骑着“木泥马”在滩涂上畅行无阻。

  “我觉得我们真的应该向中国学习,如果这样的方案可以落地在我的国家,那么我们可以在发展渔业的同时,用上绿色低碳的清洁电能。”Maimuna Ceesay表示,这种将渔业与光伏结合起来的模式,让她深受启发。

  “一路上看到的鸟群向我证明了,这是个了不起的项目,我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这种项目。”俄罗斯Arbitr公司总裁Mikhail Koldaev把目光放在了天空,他认为,这里的光伏建设不仅没有破坏滩涂生态,而且通过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还为物种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除了清洁新能源领域,在尚难完全替代的传统能源工业方面,“中国方案”是否经得起推敲?此行海外学者在绍兴市江滨区的天然气发电厂找到了答案。

海外学者在绍兴江滨参观天然气发电厂燃气轮机模型构造。张益聪 摄

  “天然气发电的消耗如何?天然气来源是哪里?有没有相关数据?”海外学者们围绕该发电厂工程师“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般来说,我们每天消耗的天然气在120万立方米左右,遇到最近的高温天气,峰值会上升到330万左右。”该发电厂工程师表示,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中国四川的“西气东输”、跨国管道输送、远洋国际海运,共同组成浙江天然气的集中环线供给。

  一直以来,在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禀赋之下,天然气发电一直存在感不高,如今坐拥大量煤炭资源,却转向天然气发电领域的建设发展,实为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中国态度”。

  “以天然气能源发电方案替代高污染的燃煤电厂,这是一项非常有魄力的战略规划。”马来西亚人权委员会秘书长Altaf Deviyati表示,一路上走来,他发现在电厂内绿植花卉众多,这种“花园式工厂”某种意义上也是另一种“绿色”。

  对于这点,乌兹别克斯坦中亚项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Sherzod也深感认同,“10多年前我来过中国,到过浙江,近年来,这里环境的根本性改变让我震惊,尤其是如今中国在碳减排领域达到的成就和高度。”他说。

  “我了解到,中国的天然气火电nox排放标准是低于50毫克/立方米,这已经是高标准了,但这间发电厂维持的数值在30左右,很不容易。”Sherzod进一步表示,自中国加入《巴黎协定》以后,节能减排、绿色低碳不仅在政策方面有显著体现,还实际做到了能源发展与安全的相互平衡。

  大国星火点亮万家灯火,绿色低碳也在国家战略推动下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在杭州市钱塘区,众多物联网小家电、智能家居等产品吸引了海外学者。

海外学者在杭州滨江参观数智制造。张益聪 摄

  “我最喜欢空气炸锅,让我想起了英国美食炸鱼薯条,让技术走进生活,这非常好。”英国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者Alfred Peter Taylor表示,他一直通过媒体渠道关注着浙江和杭州,这次亲自走进这座绿色智慧城市,依旧惊叹于它的魅力。

  在杭州市滨江区,坦桑尼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家Joshua Charles Luhwago找到了关于杭州城市智慧能源的解决方案,“我自己侧重的专业方向就是智慧城市建设,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里的智慧路灯,不仅能够节省城市能源消耗,还能节约人力成本。”他说。

  此外,海外学者一行还关注了城市调峰能耗方案、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布局等方面,并期待在更深层次技术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中国方案”因地制宜的海外落地。(完)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