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新质生产力,东北高校何为

发布时间:2024-12-23 04:32:24 来源: sp20241223

原标题:锻造新质生产力,东北高校何为

  9月13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海装大连公司的装配工在进行海上风电机组变桨集中润滑工作。新华社发

  黑龙江哈尔滨思灵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手臂。 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在黑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专程来到哈尔滨工程大学;考察之后不久,总书记又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嘱其“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可见,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东北高校肩负着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任。为此,本版邀请多位高校负责人及专家,就东北高校在锻造新质生产力方面的应有之为、应担之责展开探讨。

  嘉 宾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姜治莹

   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 韩杰才

   东北大学党委书记 郭 海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卢晓中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教授 刘振天

  一流大学是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

   记者:怎么理解“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郭海:“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新”主要强调传统生产力因科技持续突破创新与产业不断升级发展所衍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质”主要强调以高效能、高质量为基本要求,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条件下形成新的发展路径,其本质区别于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形态。“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

   之所以在东北强调,源于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一招,这是基于东北地区战略地位与现实状况的重要考量。同时,“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也并非着眼于“一域”,而是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扎实践行。

   姜治莹:“新质生产力”可以理解为以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依托新动能形塑新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只有下好技术创新先手棋,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真正掌握发展主动权。

   东北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科教资源,具备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空间潜力。但由于缺乏系统整合与优化布局等原因,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科教优势难以深入挖潜并转化为促进区域振兴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面对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与格局的深刻变化,摆脱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和路径,培育形成转型发展的主引擎,需要东北答好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答题,以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技术和产业形态让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活力,这是当前以新质生产力点题东北全面振兴的深意所在。

   韩杰才:我理解“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关键出发点是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产力迭代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内生引擎,特别是18世纪以来的三次科技革命,分别催生出了新的生产力,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程产生了深远革命性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当前,我们正处在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到第四次科技革命转变的风口浪尖,可以说,谁掌握了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转型升级的契机,谁就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主动权。

   东北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定位,肩负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具备“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条件,正处在“推动实现全面振兴”的加速期,用好科技创新这个“增量器”,并探索以裂变、聚变的方式赋能生产力,将大有作为、大有可为。

   记者:作为重要创新策源地、优势创新人才会集地和科技创新成果重要集聚地,孕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东北高校应承担怎样的使命任务?

   姜治莹:东北高校要注重高位统筹,投身服务振兴“主战场”,坚持“在发展中作贡献、在贡献中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的示范作用、科学研究的引领作用、高端人才的集聚作用和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东北高校要坚持创新驱动,争当服务振兴“主力军”,厚植新质生产力生成的优势和底蕴,发挥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中的战略支点作用,心怀“国之大者”,加强有组织科研,主动服务国家和东北全面振兴重大战略需求,聚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东北高校要引育优秀人才,高扬服务振兴“主旋律”,在“育才”“引才”上下更大功夫,大力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团队,让东北高校成为人才的向往之地、首选之地、成长之地。

   卢晓中: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新条件下,东北面临老工业基地如何转型升级的问题。东北高校自身基础很好,可以用三个词概括在锻造新质生产力进程中其应扮演的角色:服务、助推、引领。“服务”“助推”体现在当下背景下培养产业所需的人才,打造产业所需的技术,“引领”则是当前东北高校特别需要加强的方面。

   如何引领?关键还是在人才。产业向哪儿转、怎么转,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但为什么转型过程并不顺利,原因在于人才储备不足。一些国家的产业升级历史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如印度,一些大学的信息、软件方面人才培养一度超前于其国内相关行业发展水平,造成人才外流到美国硅谷等地,当信息产业成为全球性趋势时,人才自然而然陆续回归,“恰逢其时”派上了用场。这启发我们,东北高校培养人才应当在把握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基础上“适度超前”,这样,等产业真正完成转型升级,人才储备才能“水到渠成”。此外,面对新兴产业的“高科技属性”特征,以及科技对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支撑仍显不足现状,作为科学研究、科技人才储备高地,东北高校也应更好地思考如何发挥引领性作用。

  存在“等靠”思想、人才流失严重等是东北高校亟须补齐的短板

   记者:要担当起上述使命任务,东北高校拥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短板?

   郭海:在培育、锻造新质生产力的进程中,东北高校有着独特优势。一是高校一般面向全产业链办学,在行业中往往拥有全面的学科链。二是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研究往往走在产业前面,东北高校特别是其中的研究型大学,更早实现了学科“转型”,在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谋篇布局为东北培育、锻造新质生产力提供了良好的学科先导。

   但东北高校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短板:一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难度大,学科链的完整也意味着巨大的“转型”负担,老专业往往曾经是学校的“优势专业”,有些还是“王牌专业”,调整时往往面临巨大压力,很难为“新专业”腾出空间。二是东北人才外流压力大,而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学科专业往往需要更多“新鲜血液”。

   姜治莹:东北高校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便于东北高校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的合作,也便于东北高校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东北高校拥有深厚的红色基因。东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最早开始探索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体系和模式的地区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和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重要指示和回信,给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回信贺信等,都为新时代东北高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进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全球开放竞争、教育需求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发展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等因素影响,东北高校也存在诸多亟须补齐的“短板”。如在思想观念上,从“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的自身发展小逻辑向服务国家战略的大逻辑转变还不够,部分学科专业未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大理论创新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在内涵建设上,从资源支撑力向科技创新力转化还不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顶尖学科偏少,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标志性成果偏少;在高质量发展上,由被动接受“输血”向主动自我“造血”转变还不够,人才引育困难,领军人才增速较慢,办学资源和条件改善存在“等靠”思想等。

   韩杰才:东北很多高校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与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同向同行中发展壮大的,积累了扎实的科研攻关能力、厚重的学科发展底蕴和硬核的高端人才队伍。以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学校长期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中为国家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可以说,在“好使顶硬”方面,哈工大有一副“钢筋铁骨”、有一套“独门秘籍”。这副“钢筋铁骨”,就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从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就是越受打压制裁越自立自强的“硬汉特质”;这套“独门秘籍”,就是在国家重大任务攻关中摸索出的一套杰出人才培养方法、一套国之重器打造攻略,使得哈工大具备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产业协同攻关等方面优势。

   但不可否认,东北高校也普遍面临着高端人才全球吸引能力相对偏弱、产学研链条融通相对受限等制约因素。

   卢晓中:东北拥有众多“双一流”院校,其中一些东北高校将分校、研究生院办到珠三角地区,一方面说明其学科定位和广东佛山、顺德等地产业发展需要有相契合之处,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其学科基础、人才基础方面的雄厚实力。

   新质生产力是个普适性概念,但针对东北而言“新质”意味着什么,有何区域特点,如何更好地认识?东北高校学科专业如何与其能有更好的耦合度,如何进一步调整、优化,真正对标未来产业发展需要,使其更好适应东北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构成对新质生产力的有力支撑?这些都值得东北高校进一步研究。

   东北高校数量众多,类型全面且多样,要发挥集群优势,不能“集而不群”,要既优势互补又形成整体合力,共同锻造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其与产业的融合,让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相辅相成。此外,完整的产业链既要有“高精尖”的头部,也要有作为基础的中部和下部。新科技革命的特点在于集成、交叉、融合,再尖端的产品,没有产业链中下端的人才也造不出来。所以既要布局好研究型大学,也要布局好应用型大学以及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

   东北高校面临的短板,既有现状性问题,又有发展性问题。一是科研成果转化不充分、转化率不高。二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东北高校在珠三角办校,会吸引一些人才,但和学校本部的人才不能打通,所以要加强青年科研人才培养,充实人才“后备军”;还要进一步细化人才政策,除了政策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外,要进一步加强事业留人,让教师感到所从事工作更有发展前景,更有获得感、幸福感;要进一步优化管理,学校氛围和风气既要有人性关怀,也要注重效率。三是科技创新除了服务于产业,也要服务于人才培养,解决科研和教学“两张皮”,甚至脱节、冲突的问题。

   刘振天:在观念方面,东北高校相对保守,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不够强,开拓精神弱,守成心态重,还没有真正走出封闭化办学的围墙,产教整合、科教结合、产学研合作教育、跨科跨界教育思维与改革实践起步迟、发展薄弱,这些短板需要尽快补上。

  聚人才、建平台,为锻造新质生产力厚培沃土

   记者:扬长避短、勇担使命,东北高校需要从哪些方面革新发力?

   刘振天:首先是改变传统观念,克服被动等待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开放意识、进取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和创业意识;其次是按照分类发展要求改革教育结构,建设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办学中克服攀高求全求大的“千校一面”思想,形成差序化多样化多赛道发展格局,大力发展应用型、技能型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创业型的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一线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此,应建立分类评估、分类管理和分类拨款制度;再次,东北若干所一流大学应该加强合作,共同面向国家和区域重大科技、产业和社会问题,整合教育与科技资源,加强有组织协同攻关,破解发展中难题,尤其是在化学化工、工程材料、纳米、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卢晓中:应进一步强化科研育人。例如,大学里的“双创”教育、“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造性劳动教育等实践活动、实践环节,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着眼于发现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现实中它们往往归口到不同的高校职能部门来设计、组织和实施,且多受功利性目标所牵引,经常出现各自为政的状况。因此,如何更好地促使这些实践活动和实践环节的价值整合、功能互补和实践对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应推动科研组织结构的重塑。适应跨学科、超学科等学科交叉融合特征,近年来,一些新的学术组织制度形式开始出现,如枢纽、学域等正在取代传统学科学术架构的学院和学系,项目负责人制度广泛推行于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为了既保持学科发展的稳定性,又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开展大协作,东北高校应进一步突破现有组织形态,推动高校整体办学理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资源配置模式等方面的调整和更新,探索构建矩阵式学术组织构架,增强综合研究机构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郭海: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大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深化人才培养改革。

   要在打造区域人才高地上下功夫,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吸引人才,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高水平人才的集聚效应,以校地融合的创新机制吸引人才,以高质量的人才服务吸引人才,为高水平人才在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端到端”支持。

   要在支持基础研究上下功夫,在自由探索、兴趣导向的基础研究上为人才营造宽松的研究氛围,提供可选择的长周期考核和稳定经费支持;及时发现有潜力的支持领域,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领域快速发现和组建高水平团队,全面释放创新活力。

   要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学科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优势,多学科集成攻关,在支撑引领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发现和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

   姜治莹:一要聚焦创新驱动发展,主动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紧密衔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规律的评价体系,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原始创新高地。

   二要聚焦产业特色优势,大力建设对接东北区域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学科,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东北高校智慧和力量。

   三要聚焦人才高地建设。东北高校特别是其中的“双一流”高校,要布局好人才优先发展的“大棋盘”;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资源布局,加快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建设,集聚力量、合力攻关,激发东北地区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记者:让东北高校成为培育、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既要激发其内生动力,也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东北高校需要哪些外部支撑,推动其强优势、补短板?

   郭海:一是优化东北高校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纵深推进东北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考评机制改革,进一步调动其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支持东北有条件的高校优先试点“五技”合同收入奖励政策,优先试点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设。

   二是加快推进东北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有计划地在东北重要中心城市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有条件的东北高校建设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对东北地区超前布局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予以支持,汇聚大批高水平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多重大科技创新“沃土”。

   三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适当整合国家及地方产业基金、科研经费等政府性资金,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落地。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加强对高校牵头的“产学研合作”项目供给,为新质生产力赢得更多发展主动。

   四是持续加强对以东北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等为代表的、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培养技术创新领军人才的教学科研高地的支持力度,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为高质量发展和解决关键核心“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

   姜治莹:在体制建设上,应围绕加快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推动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在更高层面、更大范围中发挥精神引领作用;发挥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势,建立更加良好的合作交流机制,推动理念共进、资源共享、合作共赢;进一步加大东北高校人才工作支持力度,在人才引进、评价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不断规范高端人才流动制度,保障高层次人才持续稳定地服务东北振兴。

   在资源整合上,应围绕区域国家高水平创新中心建设,有效整合东北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优质资源,支持东北高校搭建国家级平台,倾斜支持试点建设国家级学科交叉创新中心,加大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力度,在东北布局国家实验室,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也希望国家在东北高校招生指标、录取条件、择业就业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加大宏观政策倾斜力度,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生来东北就学。

   在政策优化上,应围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大东北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力度,支持更多学科和学校进入到国家“双一流”建设体系,倾斜支持更多一流学科进入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加大基础学科投入力度,在有一定基础的高校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加大力度扶持国家级高端智库建设,围绕东北全面振兴问题设立专项研究课题。

   韩杰才:从国家科技发展布局的重要规律来看,建议国家深入挖掘东北地区高教资源、科技资源富集优势,进一步加大对东北地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力度,加强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中心布局,激活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潜力,与东部沿海地区合力构建一体化分工合作的产业网络、创新网络,推动全国科技创新资源、产业资源、管理资源相互链接。

   从国家有组织科研体系建设规律来看,建议国家围绕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特别是围绕东北承担维护“五大安全”重大战略任务,从国内外遴选一批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科学家,针对性凝练设立国家战略性科技选题,引导支持东北高校同各方面创新力量“同题共答”“揭榜挂帅”,以高校有组织科研体系,服务推动“国家立题、企业出题、研究型大学和科研组织答题、市场和其他组织阅卷”的协同创新体系高效运作。

   从放眼全球推进东北人才高地建设规律来看,建议国家进一步强化对东北人才队伍建设的机制创新和引导支持,对东北地区建设国家级人才队伍给予政策、指标、待遇等方面的适度倾斜,支持东北地区用好地缘优势和基础优势,加大海外顶尖人才引进力度,支持东北高校同全国重点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等各方面人才多层次、多方式交流任职、跨圈流动,推动东北人才高地筑得更加牢固。(记者 邓晖 陈鹏 周世祥)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