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18:39:59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社 北京2月29日电 题:抢开局,中国经济从“新”出发
——专访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
中新社 记者 王恩博
热闹的春节假期结束,中国进入更加火热的开工时间。各地纷纷抢开局,召开“新春第一会”布局全年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高频出现。
新的一年,中国正从“新”出发。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日前接受 中新社 “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谈及关乎今年中国经济走向的新动能、新计划、新挑战。他并强调,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华山一条道”。
视频:【中国焦点面对面】抢开局,中国经济从“新”出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动能,源于时下热词“新质生产力”。
张建平分析,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具有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三高”特征。体现在产业层面,可用三句话概括:对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对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对未来产业,如现在大热的AI等,要超前布局。
可喜的是,中国的新业态、新模式正不断成长,为经济注入澎湃新动能。其中,“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产品海外走俏,2023年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不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以此为标准衡量,中国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如果说过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大量依赖劳动力,依赖资源投入、资本投入,未来就更多要靠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张建平说,世界上所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2位,每年研发投入跻身全球前列,但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一定要加强产学研协同配合,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新计划,折射中国做好经济工作的紧迫感。
春节后开工,从中央到地方均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第一时间谋划全年发展。
“抢开局”,凸显务实的行动派作风。张建平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不错,但也不乏挑战。春天举行的全国两会将确定这一年的财政支出盘子,重点支持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基建项目,货币政策基调等。所以,各地在春天高度重视全年经济发展谋划,找到有效发展路径,非常关键。
开年以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亦是紧迫感的体现。各省份陆续披露的年度投资计划中,百亿元、千亿元级大项目频出。
张建平表示,中国现在还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发达,但在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基建等领域中,投资任务仍然重大,需要超前布局,加快建设。通过这些投资,一方面能够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由项目创造就业、创造收入,将形成消费的引致效应。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接受 中新社 “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新挑战,需要用更精准的措施应对。
坐拥巨大市场的中国,正直面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凸显供需结合断点、堵点、卡点待解。
张建平举例说,中国生产制造能力全球第一,但很多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质量、档次等还有不满意之处,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激发有效需求巨大潜力,要求供给侧产品和服务与需求更精准对接,让市场需求释放。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和领域,人们正为此开动脑筋。张建平注意到,去年底,哈尔滨在冰雪季将文旅产品服务供给与消费者需求有力结合,形成很多亮点爆点。此外,国货潮牌越来越受中国年轻消费者喜爱认可,甚至在有些领域替代了国外大牌。这都是供需结合更好满足市场需求的案例。
资料图: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冰玫瑰墙吸引游客拍照。赵宇航 摄张建平提醒业界重视“消费者选择”的力量,它会对供给侧企业的投资、运营、产品和服务形成引力,让投资和消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相互促进。“希望2024年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表现得更加充分,从而助力中国稳增长目标实现。”(完)
访谈实录摘编如下:
中新社 记者:从不久前的地方两会,到如今各地“新春第一会”,新质生产力受到热议。我们该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这个“新”字将释放哪些增长动能?
张建平:中国目前在新的发展阶段,强调要以新发展理念来支撑高质量成长。这个过程中,在生产力方面,特别是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就需要培育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跟传统生产力比起来,具有高技术、高效率、高质量的“三高”特征。体现在产业层面,可用三句话概括:第一,对传统产业要改造升级;第二,对新兴产业要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第三,对未来产业,如现在大热的AI等,要超前布局。
以新兴产业为例,中国的新业态、新模式在不断成长,比如出口“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就充分体现了中国新业态的强大竞争力。即使在传统产业领域,中国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打造出走向世界的中国品牌,实力也能够跟跨国公司巨头一拼,这些都充分显示出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在新质生产力指引下,相信中国会找到很多新的增长点,从而让经济焕发新活力,朝着更高水平不断进步。
中新社 记者: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对于当下中国经济,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什么?各地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避免出现同质化问题?
张建平:全要素生产率对中国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发展中国家较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积极性、企业家精神要被充分激发出来,使其能够将生产对象、生产资料更好地优化组合,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配置,从而产生新动能。
如果说过去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大量依赖劳动力,依赖资源投入、资本投入,未来就更多要靠创新投入、研发投入。对中国来讲,创新驱动发展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走的一条路,是“华山一条道”。
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全部都走上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现在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2位,每年研发投入跻身全球前列,可以跟有些发达国家相比,但科技成果转化率相比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所以,下一步一定要加强产学研协同配合,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但在转化过程中,也需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公司法等配套法律,也要有激励机制,要保护创新人的发明和利益。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大力鼓励“三新”经济成长,积极寻求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动能。但确实也需要因地制宜,考虑自己的现实条件、人力资源基础、产业基础等,综合地平衡考量。
中国已经进入市场机制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发展进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引导、鼓励和支持,政策设计以及规则制定。能不能形成产业竞争力,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占有市场份额,并形成品牌美誉度、市场空间,最终还要靠企业打拼。中国凡是在新质生产力、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等方面发展较好的省份,也是经济较发达、开放度非常高的地区,营商环境得到了国内外企业家认可,而且在竞争和开放的过程当中相互促进,那么经济成长动能就比较足。
中新社 记者:春节后开工,各地纷纷第一时间谋划全年经济工作,您怎么看待这种紧迫感?“抢开局”对全年经济意味着什么?
张建平:2024年,中国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不确定性非常大,影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且国际国内因素交织在一起,对中国经济不乏挑战。现在中国经济基本面不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24年预测中国仍是独一无二的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需要克服当前国际国内压力,努力寻求稳定增长。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天,各地都举行两会,很快也会迎来全国两会。两会上要确定这一年的财政支出盘子,重点支持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基建项目,也要确定货币政策基调以及它与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如何更好协同配合,落实到地方应在哪些领域重点发力等。所以,各地在春天高度重视全年经济发展谋划,并且能够找对路数,找到有效发展路径,非常关键。
中新社 记者:2023年中国排名靠前的几个经济大省都有新突破,广东更成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3万亿元人民币的省份。新的一年,经济大省应如何进一步挑起大梁?
张建平:经济大省是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领头羊,而且已经形成一个领军梯队。这个梯队中,排名前两位的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已先后超越了韩国。但我也要提醒,广东人口已经达到1.27亿人,江苏人口8500万人,而韩国人口只有5200万人。相信这两个省份经过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有希望朝着韩国经济的人均水平迈进。
此外,中国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山东、第四的浙江、第五的河南、第六的四川,都是人口规模较大的省份,且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从而为整个经济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保障和支撑。2024年,国家会高度重视这些领头省份的内需外需激发、经济增长动能释放,促使他们继续为国家稳增长、稳就业、稳外贸、稳外资作出领军的贡献。
中新社 记者:翻看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扩内需仍是重中之重。开年以来多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扩投资火热开局对全年经济意味着什么?各地今年扩大投资的潜力和空间在哪里?
张建平: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而全球主要的经济体,经济增长都以内需拉动为主。经过十多年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内需为主要经济增长动力的局面,这个内需里除了消费,另一驾重要马车就是投资。
中国现在还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意味着尽管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发达,但我们看到在今年春天(寒潮极端天气下),有很多交通堵点还不能解决。所以,下一步在海陆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基建等领域中,中国的基建投资任务仍然重大,需要超前布局,加快建设。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超前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鼓励创新,这些方面都需要很多引领性的重大产业投资。更不用说,中国在农田水利建设、生态环保方面需要的投入比较大;一些社会事业如医疗卫生等,背后有很多建设项目的需要。
希望通过这些投资,一方面能够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投资项目背后还会创造就业、创造收入,形成消费的引致效应。也就是说,当这部分收入到了居民手中,其可支配收入提高后会进一步消费,形成更好的循环。
中新社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近年来,中国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但仍面临一些困难挑战。如何更好打通供需结合的断点、堵点、卡点?
张建平:中国现在的生产制造能力全球第一,不仅为自己制造,也为全球制造。但另一方面,中国很多消费者对本国产品的质量、档次等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部分需求得不到满足。
面对这种情况,前些年国家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还是强调生产企业和产业一定要瞄准市场需求,找对新增长点,用供给来创造需求,从而把有效需求释放出来,对中国经济增长作贡献。
在经济学上,有效需求是指当总供给和总需求匹配时,需求便是有效的。具体到个人和企业,当消费需求得到满足时是有效需求;如果需求被压抑而没有得到满足,没有找到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释放不出来,就是无效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现在“有效需求不足”,但有效需求的潜力非常巨大。把潜力激发出来,要求供给侧的产品和服务与需求更精准对接,让市场需求释放。去年底,哈尔滨在冰雪季就把文旅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消费者需求有力结合,形成很多亮点爆点,创造了非常好的效应。
还有现在很多国货潮牌越来越受国内年轻消费者喜爱认可,甚至在有些领域替代了国外大牌。这都是供需结合更好满足市场需求非常好的案例,希望越来越多行业能朝这样的方向发展。
中新社 记者:对于扩大内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怎样让消费和投资实现“1+1>2”?今年有哪些可以期待的消费新增长点?
张建平:提振消费,要坚持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系统思维。第一,要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居民敢于消费。第二,要努力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让居民有能力消费。第三,要通过优化消费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让消费者更愿意消费。当把这三个方面统筹起来,消费潜力就会逐渐释放。
这些年当中,在不同的方向和领域,中国正不断进步,但当下要真正释放消费潜力,还有很多艰巨任务要完成。消费者对于产业发展引领有着重大作用,我们称之为“消费者选择”。
比如,我最近听到一个很好的消息,今年春节期间中国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同比增长了20%左右,这是一个让人振奋的数字。绿色有机食品价格肯定比普通食品高,但市场很认可。但另一方面,当消费者走进超市商场,想要购买获得认可的货真价实绿色有机产品,供给侧还不能够满足这种消费需求。且绿色有机食品溢价越高,也就意味着利润空间越大,说明供给侧投入不够。
从这个角度上讲,消费选择会对供给侧企业的投资、运营、产品和服务形成引力,让投资和消费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使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希望2024年这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表现得更加充分,从而助力中国稳增长目标实现。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