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年中经济观察)

发布时间:2024-12-21 09:59:28 来源: sp2024122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深入加强污染防治,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广东东莞市阿克苏诺贝尔涂料(东莞)有限公司,厂区楼旁边两个零散工业废水储存罐引人注意。“涂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少量废水。有了这两个装置,废水才有了去处。”公司负责人梁祺森说。东莞市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建设零散工业废水处理中心,实现零散工业废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达标排放”,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牵引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深化粤港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国际一流美丽湾区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广东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保卫蓝天,北京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今年以来,北京加快实施工程减排,聚焦工业、交通、生活等领域,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稳步推进结构减排。“上半年,北京PM2.5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天。”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保卫碧水,河北雄安新区加强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我们坚持内源、外源协同治理,淀区内水产养殖场和规模畜禽养殖场全部退出,取缔非法入河、入淀排污口。”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吕伟说,经过系统治理,淀区水质连续3年稳定保持在Ⅲ类,“我们将进一步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白洋淀的生态功能。”

  保卫净土,四川成都织牢土壤安全防护网。成都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动态调整土壤污染风险源管控清单,强化污染地块管控治理和受污染耕地保护修复,同时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提升全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水平,从源头上减少土壤污染隐患。上半年,成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保护治理;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加快推进源头管控重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持之以恒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更多了,河湖更清了,大地更绿了。

  “今天又是一个好天气。”咔嚓!北京朝阳区国贸桥附近,市民邹毅拍下又一张蓝天照。从2013年起,邹毅每天在国贸桥附近固定点位拍摄天空,在连续的记录中,照片里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城市正变得越来越漂亮,心情也越来越舒畅。”

  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只有依靠高水平保护才能实现。”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着力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业管护中心,机械轰鸣中,4台压沙机正在沙地里“插秧”,金黄色的沙障将沙丘牢牢缚住。“机械压制沙障不仅速度快,稻草也扎得深,抗风固沙能力更强。赶在秋天前扎好草方格,到时就可以种苗了。”管护中心主任杜永军说,截至目前,已通过新型机械设备压沙造林2600亩。“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局良好,一片片绿色不断延伸、扩展,祖国北疆绿色长城更加牢固。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提升。

  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走进位于浙江湖州市德清县乾元镇新材料园区乌牛山地块的浙江晶屹实业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一个个香水包装瓶经过多道工序制成。最近,湖州市发布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乌牛山地块可以落地二类工业项目(环境风险不高、污染物排放量不大的项目)。“各项准入条件在网上就能查询,环评、排污许可、排污权‘三证合一’一站式办理,十分方便。”浙江晶屹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泽宏说。

  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已划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近4.5万个,建立起较为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各地用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这把“绿色标尺”,强化其经济发展“指挥棒”和生态环境保护“硬约束”的作用。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鹦哥岭腹地,白沙黎族自治县南开乡革新村,一垄垄大叶茶种苗绿意盎然。“我家苗圃里种着2万余株种苗,预计能带来收入4万余元。”茶农符亚玉说。国家公园园区内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推动白沙县茶产业点“绿”成金,全县茶树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4000多亩发展到1.1万亩,带动当地约500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约3500元,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

  围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应用、生态产品认证评价、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各地区各部门深化探索,不断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路径。6月1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正式施行,以立法形式确立生态保护补偿基本制度规则。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通过高水平保护,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6月1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名单,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等5家机构,涉及能源产业、林业和其他碳汇类型等领域,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提供保障。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是碳市场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审定与核查质量直接影响碳交易质量。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今年初在北京启动以来,各类经营主体踊跃参与,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向好。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双轮驱动”、互联互通,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实现对减排主体的全覆盖。

  我国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稳步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广西桂林、钦州、贵港、玉林,广东茂名,5座抽水蓄能电站近日同时启动建设,100多台机械、近1400名工人正加紧施工。“5座电站建成后,每年可消纳清洁能源111.6亿千瓦时,满足超500万居民用户一年的用电需求,促进南方沿海地区核电、光伏和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南方电网重大项目总监李庆江介绍。

  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装机。截至6月底,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超过煤电装机。

  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江西鹰潭市贵溪经开区,江西云泰铜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电子大屏上实时显示着各类生产数据。“公司主要生产光伏用铜带、汽车连接器等产品,通过引入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生产效率提升15%,产能、销量实现稳定增长。”公司董事长赖士浩介绍,将大力建设绿色工厂,推动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持续下降,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经济发展既保持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

  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江苏省苏州市港湖新城小区“垃圾分类小屋”,居民张金芳带着分类好的垃圾投放,“纸箱子、瓶瓶罐罐都可以拿来卖钱,攒积分兑换日用品,环保又实惠。”苏州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4年多来,基本建成投、收、运、处全过程管理体系。“我们将继续推动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让群众在践行新风尚中有更多获得感。”苏州市城市管理局局长杨青松说。

  今年六五环境日前夕,生态环境部、中央社会工作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工作方案》,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不断激发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正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 记者 寇江泽 董丝雨;记者贺林平、孙海天参与采写)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