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5:04:28 来源: sp20241123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和平镇西苕溪流域风光旖旎,水系环绕,景致如画。 王徐超摄(人民图片)
日前,《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北京发布,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地方立法的一次创新探索,标志着浙江省湖州市法治护航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坚定不移沿着这一科学理念指引的方向前行。
修建河湖缓冲带、开展岸坡生态改造、提升水体透明度……湖州入太湖水质连续15年稳定在Ⅲ类水以上,实现“五水共治”工作九夺“大禹鼎”,美丽浙江考核“十一连优”,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九连升”。
守护绿水青山,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
去年,湖州创设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鼎”机制,发布全国首个“生态警务”地方标准;“森林法官”机制让修复性司法理念深入人心;补植复绿、增殖放流、限期修复等多元修复责任承担方式,使刑事制裁与生态补偿有机衔接。
一系列制度举措有力护航,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2014年5月30日,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两年后,湖州颁布实施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地方法规《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
近年来,湖州探索构建立法、标准、体制、数智、文化“五位一体”制度体系,先后出台生态文明领域地方性法规11部,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绿色产品评价通则等12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推动生态治理由“事”向“制”迭代跃升。
从最初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到今天形成涵盖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的理念与实践体系,湖州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解法和参照。
2022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目标新定位。
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是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升级版。湖州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如何向“典范”进阶?
为此,湖州于去年5月正式发布《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纲要》,画出“三步走”路线图,定下打造“五大高地”任务书。立法,紧随其后。
湖州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迈入新征程,面对更加复杂和艰巨的任务,与时俱进地更新制度化手段,十分关键。新的《条例》应运而生。
翻看《条例》,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路线图”清晰明了,特别是对紧扣湖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注重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提出不少破解之道:
针对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落实细分行业新建项目能效标准,对能效诊断达不到基准水平的企业,引导其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并就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等方面分类作出方向性规定。
在“要素保障”上“拉满”力度,要求完善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优化生态保护补偿、绿色产业基金等政策措施,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从智力保障的角度,完善人才引育机制,健全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评价、推广转化等机制。
污染防治方面,则更强调治污的精准性和科学性。以大气污染为例,《条例》分别根据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污染等不同污染源,明确治理措施……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资委副主任委员吕忠梅表示:“《条例》是一部符合湖州发展要求、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地方立法。期望湖州再接再厉,围绕生态文明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地方立法、标准示范、数智应用、文化赋能等工作,形成全国领先、更具湖州特色的综合保障机制。”
在生态环境部首席法律顾问别涛看来:“《条例》立足新形势新阶段,主题鲜明、主线清晰,法律条款设置科学、重点突出,较为完整准确地贯彻了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很好地把湖州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
不久前召开的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湖州代表团作为中国唯一地市代表,在中国边会上发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旨演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让世界看见了湖州,看见了美丽中国。
打好“生态优势牌”,走稳“绿色发展路”,绘就“城乡和美篇”,奏响“共建共享曲”……湖州正朝着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高地迈进。
(责编:梁秋坪、薄晨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