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3:17:11 来源: sp20241102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老年群体的需求既纷繁复杂,又有很大的特殊性,没有一定的情怀,就无法设身处地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盼,就很难将感情和专业融入进去,难以将市场做深做细。要注重处理好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的关系,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政府在推动老龄事业发展中,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市场主体要服从和服务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大局,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促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自20世纪末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社会与家庭负担加重,社会保障支出压力加大,养老和健康服务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事关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发展银发经济刻不容缓。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预期提升,老年人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方式趋于多元化,医疗保健、继续教育、文体旅游、康养服务等成为热门。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老年网民群体快速增长,电子商务、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等深入老年生活,银发经济增长潜力被加速激发。从在国家层面部署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产业发展,在金融、土地、税费以及就业等方面给予诸多政策扶持,到在老年用品研发、优质产品推广和鼓励发展产业集群等方面,规划布局一批银发经济重点发展区域,银发经济在GDP的占比持续攀升,在拉动内需、培育新兴产业和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也要看到,与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多种需求相比,我国银发经济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其中,既存在供给产品数量少、品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也有市场秩序不规范、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短板。例如,一些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的信息不对称进行欺诈行为。此外,银发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能力的问题,一些老年人对消费持谨慎态度,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有限。只有将产业思维与事业情怀相得益彰,才能让银发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健壮大。
所谓产业思维,就是要通过强化老年用品创新,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抗衰老产业,推动生物技术与延缓老年病深度融合,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丰富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等等。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大概在7万亿元,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按照产业思维,遵从市场规律,银发产业的潜力才能被充分开掘出来。
所谓事业情怀,就是要对银发经济低回报、长周期的产业发展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老年群体的需求既纷繁复杂,又有很大的特殊性,没有一定的情怀,就无法设身处地想老年人之所想,急老年人之所盼,就很难将感情和专业融入进去,难以将市场做深做细。与此同时,要注重处理好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的关系,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政府在推动老龄事业发展中,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市场主体要服从和服务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大局,在发展壮大自己的同时,促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随着一项项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实招”“硬招”不断落地见效,一幅幅最美“夕阳红”的温暖画卷必将在华夏大地上绚丽铺展。(北京青年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