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1:33:52 来源: sp20241109
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是“两个结合”在教育领域的创新运用和生动体现,为新时代培养人民教师、办学治校注入了磅礴动力。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教育家精神的历史传承
教育家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把教育视为劳动实践的产物,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来关照教育、阐析教育,深刻揭示了阶级社会教育的本质属性,提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目的,阐明了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石。
教育家精神是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时代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智慧,从“家国一体”到“修身成仁”,从“不愤不启”到“启智润心”,从“自觉自新”到“有教无类”,从“天下为公”到“尊师重教”,教育思想从古至今的延续与发展,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厚积了文化土壤。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把教育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就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方面,赋予了教师“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等崇高使命,为教育家精神的提出筑牢了坚实根基。
二、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
教育家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政治”本质,要求广大教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切实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立德”基础,要求广大教师成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楷模,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育人”核心,要求广大教师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治学”要义,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始终立足学科前沿、把握教育规律,不断提高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爱心”品质,要求广大教师要用心用情有温度,用爱帮助学生成长,启迪其心智、润泽其心灵。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揭示了教育家精神的“天下”境界,阐明教育家精神的崇高境界在于“弘道”,要求广大教师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精神血脉的重要传承者,培养学生全球意识和全球责任。
三、强师报国的中财大实践
中央财经大学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树牢“强教必先强师”理念,着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勇担财经报国时代使命。
在政治引领中传承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彰显了理想信念的力量,中央财经大学作为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财经报国”初心,聚焦人才引领,不断完善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各级党组织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抓牢“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育工程,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工作优势。构建“一二三”教师思政工作体系,实施“红色赋能”三大品牌工程,一体化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师德师风、育人本领的整体性跃升。
在素养提升中历练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彰显了改革攻坚的力量,中央财经大学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对标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一体化设计人才发展战略和师资队伍建设顶层方案,理顺“育才、引才、留才、用才”机制,实施“621”人才工程,建设全周期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培育体系。积极推动以实践教学为主题的“大思政课”综合改革,深入开展“启航、引航、领航”三大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综合素养。着力拓展师资队伍国际视野,打造世界一流的学科专业研究基地,举办“全球财经论坛”,发起成立中外财经教育联盟,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深化教师评价体系改革,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破”与“立”结合,努力实现内涵式发展。
在宣传教育中涵养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彰显了精神价值的力量,中央财经大学系统梳理建校以来的“教育者”力量,开展“口述校史”学人访谈,构建感动中财、学人中财、先锋中财、榜样中财、凡星中财“五型中财”榜样育人体系,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以老一辈中财大学人、“启智润心”大先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躬耕教坛数十载的全国教学名师、初心如磐的援疆援藏干部等学人群像,涵养具有高度引领力、凝聚力、辐射力,从内到外、由此及彼、从潜移默化到行动自觉的立德树人新生态。
(责编:郝孟佳、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