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家精神领悟教师的三重使命

发布时间:2024-11-09 09:13:24 来源: sp20241109

原标题:从教育家精神领悟教师的三重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继提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后,又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领悟教师的崇高使命,从理想、德行、态度、智识、情感、境界六个维度修炼己身,弘扬教育家精神,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成就自我:躬耕教育,行为世范

对于教师,人们往往习惯强调其助力学生实现人格理想的一面,而忽略他们追求自我实现的一面。实际上,教师培育英才成就的大小通常与其追求自我实现的志向态度呈正相关。真正好的教师,总是自觉地抱定教育理想,通过长期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教育实践,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他们将躬耕教育作为人生志向,为之付出全部的热情与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正如朱自清所说,“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将躬耕教育、教化民众作为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责任使命,愿意为之付出全部的忠诚与热爱,是教育家们共同的人格特质与精神内核。他们不屑于将教育作为自己谋生或谋取名利的工具,而是将教育视为自己生命的价值所系。因此,尽管教育之路需要筚路蓝缕、殚精竭虑,有时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们仍能矢志不渝,毫不动摇。蔡元培先生就自述“元培固不畏祸,亦不怕死”“志以教育,挽彼沦胥。众难群疑,独立不惧”。陶行知先生得知自己被敌人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后,在给师生的信中说:“如果消息属实,我会很快结束我的生命”“我等着第三枪!”这种以教育为志业,为实现教育理想不屈服、不放弃、不苟且的强健人格,筑成教育家们质直浑厚的生命底色和坚不可摧的精神风骨。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自我的实现往往与理想人格的追求合一。从“圣人”“君子”“豪杰”到“新民”“英雄”“先驱者”,尽管时代不同,追求的理想人格不同,但道德都是理想人格的基点,正如《大学》中所言“皆以修身为本”。正因为此,教育者历来将德育作为育人之首。教育者无不知“上所施,下所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因此,教育者自身更是注重砥砺德行,以“师者,人之模范也”自明、自省,自觉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期间发起“进德会”,希望通过锤炼个人道德品质,树立新的社会风尚,改变社会风气。他自己一生清廉正直,身无长物,就连去世入殓时衣衾棺木的费用都是友人筹集,所欠医药费用也是夫人典当衣物支付。毛泽东同志为其所题的“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可以说是对蔡先生人格魅力的最好概括。陶行知先生坚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信念,立志“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努力探索实践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劳苦大众教育,虽积劳成疾、终年仅55岁,但无愧为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成就他人:乐教爱生,智慧育人

孟子曾说“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旧时教师之所以被尊称为“先生”,就是因为他们是以“先知”教导“后知”、以“先觉”启发“后觉”的人,而欲“觉人”,必先“爱人”“知人”,正所谓:“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所以,仁爱之心和育人之智历来是为人师者从事教育的两大基本要素。教师承载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好老师必须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仁爱与智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仁爱的教育没有灵魂,没有智慧的教育没有根基。好老师总是集“仁爱”与“智慧”于一身,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说,“我的学生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他们都是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我当教师,要把他们当宝贝一样来教育。”从教七十年,她始终深深怀有对学生的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育人“奇迹”。她坚持“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推动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撰写数百万字教育著述,先后培养了数代教学专家和能手以及各行各业的人才。

成就世界:心有大我,弘道天下

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但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有自我超越的传统,总是将个人的有限存在放置于家国天下的“大我”中去寻求安身立命之处。先秦典籍《大学》就提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彼此联系又依次拓展,成为古代士人的自觉追求,说明人格理想的实现并不局限于自我德性的修养和潜能的发展,而应延展于自我之外的社会领域。北宋张载流传千古的名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道德、经济、文化、政治四个方面展现了士人高远的理想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后世多少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努力奋斗。正所谓,“千古英雄豪杰,经世宰物莫有外焉。”这说明我们的理想追求既不限于自我内在的心性修养,同时注重经世济民的现实力量,也不限于自我个体的价值实现,而旨在广阔的世界变革。

每个个体都与他人、他物共存于世界之中,如何看待自我在群体乃至世界中的位置和意义,就会呈现出相应的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据此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等:为人行事出于本能或习俗的“自然境界”、动机为己的“功利境界”、为公义不为私利的“道德境界”、视天下如一家的“天地境界”。教育就是帮助人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达至“道德境界”,趋向“天地境界”。

在我国教育史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者宛如明星璀璨,指引我们一路向前。先秦时期的孔子,面对当时“礼崩乐坏”、诸国征伐频繁导致民不聊生的世界,“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但仍坚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他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聚徒讲学,且“学不厌,教不倦”,培养“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的思想与教育成就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传统,被后世誉为“至圣先师”。延安大学首任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创始人吴玉章年轻时明志“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要“做点有益于人有益于国的事情”。他组建成立华法教育会,在北京重建留法俭学预备学校,告诫学生:“现在科学进步一日千里,我们不从速猛进,则无以自立于世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撰写《中国历史教程》《中国历史大纲》等著作,推行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方案,以扫除文盲、普及教育,为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培育了大批骨干,邓小平同志评价其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

对于教师而言,成就自我、成就他人与成就世界这三重使命并非彼此独立而是互相关联的有机整体。成就自我的问题本质上是人生的意义问题,具体展开为:人按自己的目的和理想,通过社会实践认识自我与改造自我、认识世界与变革世界。教师的自我成就,就是根据自己的教育理想,通过教育实践,帮助他人发展能力,完成人格塑造,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助力实现理想社会,增进人民福祉。教师之所以被称为“神圣的、高尚的职业”,也正因为教师不仅是在自身勤学笃行的学问、道德中实现自我,更是在成就他人与世界的过程中成就自我。我国教育传统中“修己以安人”“赞天地之化育”“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均反映了这一点。

当然,阐明教师崇高的理想情怀和使命追求,并不是指教师应当成贤成圣。实际上,即使被后世一度神圣化的孔子,其本人也从不以圣人自许:“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近现代以来,教育者更是赋予人格理想新的时代内涵,将群体认同与个性发展、责任意识与权利观念、德性修养与科学创造作为人格理想的重要内容。他们是“大众中的人”“做着大众的事业”,并且将马克思的“自由个性”“人类解放”融入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探索“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作者:方金奇,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