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成了幸福事业(侠客岛·两会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01 21:43:01 来源: sp20241101

  前两天,我采访一位政协委员时,她介绍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春节期间,她所在的剧团到广东、广西、海南等地演出,演到哪儿,一群90后、00后戏迷就追到哪儿。他们白天游玩,晚上看戏,和戏剧一起过大年。

  演出的地点,既有城市剧场,也有田间地头,有时候舞台就搭在广场上,台下座无虚席。“很多观众下午3点就来占座,一直等到晚上8点开场。幕布拉开的一瞬间,真是人山人海的感觉。”她说得动容。

  这位政协委员讲述的故事,是戏剧与观众“双向奔赴”的生动写照,彰显着新时代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过去一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热门演出一票难求,博物馆、美术馆观众如云,“村超”“村晚”活力四射,文旅融合持续上新,“新中式”成为顶流……

  数据更直观。龙年春节假期,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358.01万人次,同比增长98.6%;全国电影票房80.16亿元,观影人次1.63亿,创造同档期新纪录;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1.63万场,同比增长52.1%;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出游人次和出游总花费均创新高。

  “热辣滚烫”的数字背后,是大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故事的喜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化自信,是代表委员们提到的一个高频词。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有人大代表说,中国国力强盛、国际地位提升,激发了大家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信。有政协委员说,要站在今天的节点上去回望历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当代的语言和审美,建立起古与今的勾连,让传统与时代对话。

  让文化活起来,不仅需要新思路、新技术,更需要“新力量”。不少代表委员提到,“Z世代”的文化自信是刻在骨子里的,他们对传统文化有别样的理解和热爱。

  一位从事电影行业的政协委员举例说,年轻电影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了解生活,了解观众,是中国电影得到观众广泛认可的重要因素。一位深耕戏剧领域多年的政协委员说,当下不仅要把戏唱好、功练好,还要用心培养年轻观众,“给大家一个理由进剧场”。

  采访中,有位政协委员告诉我,去年他去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旅游,这是一个几万人口的边境县城,但到了晚上,县城里灯火通明,旅店、餐馆、茶吧爆满,人们来自天南地北,品美食、唱民歌,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他笑着说:“看,文旅成了幸福事业!”

  霄芮/文

(责编:杨虞波罗、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