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风民风正 村容村貌新(乡村行 看振兴)

发布时间:2024-11-10 06:58:16 来源: sp20241110

  初冬,雾浓。重庆市渝北区木耳镇金刚村,3000亩柑橘已经挂果。

  金刚村曾是个“空心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土地大多撂荒,村集体几乎没有自主收入。村委会原主任、今年74岁的肖远玖说:“推进乡村振兴,要为村民谋一份可靠的特色产业。”

  2018年,金刚村成立金心连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村集体开展村里的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其中,村集体占股51%,由木耳镇政府统筹,免费配送给村集体,村民均可享受分红。村民们自愿入股合计50万余元,占股49%。

  日产菌包2万袋的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基地、年产量达万吨的有机肥基地、饲养2000只鸡的生态养殖场……经过多年发展,2022年金刚村集体收入达2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万元。“今年加上迎来丰收的柑橘等收入,预计村集体收入能达400万元。”村党总支书记石元说。

  稳定的村集体收入,同时也助力金刚村的乡村治理。“以去年为例,20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除了分红和产业投资外,有约40万元用于民生工程。”石元说,“村里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大至人居环境提升,小至路灯电费,都不用村民掏腰包。”

  村民们鼓了口袋,心情也更开朗,乡村治理探索出不少新路子。遇上烦心事、吵架拌嘴等,村民常到村里的“情理堂”找调解员说情说理。调解员里既有村干部和乡贤,也有律师、民警等。

  “遇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情理堂’因此而来。”石元介绍,今年以来,“情理堂”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次,邀请专家开展各类法治宣传40余次。

  邻里关系和谐,乡风也更淳朴。73岁的党员陈义全和几名老党员一起,成立了一支“帮帮队”,哪家农活需要帮忙,哪家拌嘴需要调解,就出现在哪家的田间地头和院子里。如今,村里所有党员及不少村民都加入了“帮帮队”,发挥各自所长,为乡亲排忧解难。

  前不久,金刚村为54户家庭加装了天然气。从收集村民需求到协调天然气公司实地勘测、设计线路、入户安装,党员石大连一直帮着跑前跑后。“村民们环保意识增强了,过去习惯烧柴生火,如今都想换成干净又方便的天然气。”石大连说。

  金刚村妇联主席莫均翠介绍,村里还建立了“做好事积分”的工作机制,不论是打扫卫生,还是为邻居搭把手、运货物,都可得到一定积分,积分能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纸巾、肥皂等日用品。“日子过好了,大家的心气也更足了,自发形成良好的村风。”莫均翠说。

  近年来,渝北区坚持党建引领,创建“情理堂”“民情茶室”“畅晚庭”等22个乡村治理示范点,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目前,渝北区173个行政村已建立起乡村治理“微院落”2120个,构建了“四张清单”减负增效机制,累计减少部门和镇街延伸事项340项,为村级组织减负50%以上。60%的机关干部下沉到村居,变“群众有事找干部”为“干部深入群众解难题”,乡村治理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4日 06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