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小雪团” 温馨“十四冬”

发布时间:2024-11-09 09:01:19 来源: sp20241109

“十四冬”冰壶赛已接近尾声。2月26日上午9点,男子公开组进行两场半决赛。清晨6点刚过,距离比赛开赛还有三个小时,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冰球冰壶馆里已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做着赛前准备工作。制冰、清扫、打点、磨平……繁杂且细致的工作中少不了一群身着白色羽绒服的身影,他们都是“十四冬”的志愿者,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小雪团”,翁涛就是其中一员。

翁涛来自呼伦贝尔学院,是冰球冰壶馆竞赛部场地器材组的一名志愿者,他的工作是辅助制冰师清理冰面上的灰尘、碎冰以及冰壶的擦拭工作。“冰壶比赛对场地的要求非常高,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为了保证比赛成绩的公平公正,我们的工作要非常认真、细致。这样的工作一天最少做两次,比赛多的话可能会做四次,一次大概两个小时。”

“十四冬”冰壶比赛从2月14日开赛,而翁涛和他的小伙伴们春节前就已上岗,半个多月来,他们几乎没有休息过一个整天。

在“十四冬”各个场馆、媒体中心、下榻酒店,随处都能看见“小雪团”的身影,他们默默守护着每场比赛的顺利进行,也见证了无数奖牌的诞生。

同是来自呼伦贝尔学院的王旭是一位服务裁判员的志愿者。“每次看到裁判员手中的比赛成绩单,我都发自内心地为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们感到高兴,同时也为自己能参与这么光荣的工作而感到自豪。”王旭说。

董佳璐是一位礼仪志愿者,在短道速滑比赛场,她多次目睹了自己喜爱的运动员或是登上领奖台,或是抱憾而归。无论怎样,董佳璐都觉得服务“十四冬”是一次难得的受教育过程:“通过近距离观察,自己看到那些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它将时刻激励着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可爱的“小雪团”还有很多,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在谈及不能回家过年是否有遗憾时,他们的回答不约而同——“值得”。他们认为得到的、学到的,比放弃的要多。

30名来自北京的志愿者也来到了“十四冬”,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原来,他们是两年前北京冬奥会上的志愿者,当时人们称他们为“小雪花”。两年后,这群“小雪花”们又来到了呼伦贝尔,变成了“小雪团”,与呼伦贝尔两所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起,共同承担在海拉尔赛区的开幕式、速度滑冰、短道速滑和媒体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

来自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王梓博,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国家体育馆负责观众服务,“十四冬”期间在主媒体中心从事媒体服务,虽然工作内容不相同,但是他一丝不苟对待工作的态度是不变的。特别是王梓博服务过北京冬奥会这样的大型赛事,相比第一次参与志愿服务的当地同学更有经验。他也会经常与当地同伴交流经验。

“小雪花”们不仅把北京冬奥精神和冬奥经验带到了“十四冬”,分享给“小雪团”们,同时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在主新闻中心工作的王琳是海拉尔本地人,她既是志愿者,也是回到家乡的东道主。王琳笑言“在两个身份中随时切换”。一到海拉尔,她就为小伙伴们借来精美的蒙古族服装,“哈达要献上,民族服装要穿上,这是蒙古族迎接朋友的重要仪式”。

据了解,“十四冬”的“小雪团”总数超过2000人,其中呼伦贝尔的海拉尔和扎兰屯赛区共有1700人,其余的300余人分布于乌兰察布凉城、赤峰美林谷赛区。

翟继贤在扎兰屯金龙山雪场担任礼宾组志愿者。“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她说,“我是给苏翊鸣颁奖的志愿者,这一切都让我太激动了。”

来自扎兰屯职院的学生王柄森,是裁判房志愿服务组的志愿者,当得知“十四冬”在家乡举办时,就开始学习了解相关知识。“从12月份的资格赛开始到现在,只要有比赛,我和组员们就会协助裁判张贴运动员的出场顺序和当日的天气情况,确保裁判房内的环境整洁,带给裁判员们更好的服务体验,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十四冬”呼伦贝尔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工作人员德荣阁负责志愿者的管理调度,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点一清二楚,他表示:“志愿者服务的岗位,几乎包含整个‘十四冬’的每一项工作。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很多人们看不到、镜头关注不到的地方,依然有志愿者坚守岗位。”

凡是参与“十四冬”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记者、观众……无不接受过“小雪团”的服务和引导,“小雪团”们在寒冷的冬天带给人们浓浓暖意。

(记者 王东)

(责编:王仁宏、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