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发布时间:2024-10-31 05:02:42 来源: sp20241031

原标题:科技助力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西部老工业基地甘肃如何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黄宝荣讲述了甘肃小伙王兵返乡创业开发浆水酸菜的故事。

“把家庭作坊式的特色小吃做成了健康消费产业,既延伸了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也串起了当地企业、种植户和务工人员的致富链。”在黄宝荣看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带领他们共同致富,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正是新型工业化的“新”意所在。

3月7日上午,包括黄宝荣在内的9位委员亮相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他们讲述了科技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惠及百姓生活的生动故事,用创新之笔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篇章。

黄宝荣委员: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做浆水酸菜的民营企业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数字化经营走上了专精特新之路。

这不是个例。近年来,甘肃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行走在河西走廊,随处可见连片的风电光伏电站,‘陆上三峡’跃然戈壁。”黄宝荣介绍,甘肃聚力打造全国重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基地,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

“老工业基地强经济必须强工业。甘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黄宝荣说。

唐旭东委员:擦亮中医药金字招牌

“中医药的养生智慧和方法已经融入老百姓的生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唐旭东介绍,目前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影响力不断增强。他表示:“作为中医研究者,我们要擦亮中医药这一金字招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应用好。”

未来如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唐旭东认为,要加大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着重推进疑难疾病、重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让更多中医药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造福全世界。

达瓦顿珠委员:为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高原农业,离不开青稞。”全国政协委员、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达瓦顿珠说,近年来,他和团队一直在从事通过改良冬青稞来优化调整西藏种植结构的研究。

与春青稞不同,冬青稞10月份播种,次年7月收获。收获冬青稞后,地里还能再种一季饲草。

2023年,西藏全区粮食产量达到108万吨,复种面积超过18万亩。目前,拉萨市林周县完成了水肥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试验,正在探索高海拔冬青稞生产。

达瓦顿珠介绍:“我们的目标是培育适应海拔3800米以上地区种植的耐寒、早熟冬青稞新品种,探索不同生态区最佳的复种模式,为高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粮食生产和生态保护同步推动,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的恩师‘中国青稞之父’尼玛扎西先生曾说:我们的根在青藏高原,但心里要装着整个中国。再过三四个月,冬青稞就要成熟了,金黄的穗子在阳光下闪耀,令人激动。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把祖国边疆建设得更加美好!”达瓦顿珠满怀信心地说。(科技日报北京3月7日电)

(责编:杨曦、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