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杂交水稻是非常有效的帮扶”(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发布时间:2024-06-18 19:10:25 来源: sp20240618

  布隆迪布琼布拉农村省鲁卡拉姆垦区杂交水稻减贫示范村水稻丰收。图为中国援布隆迪农业专家和当地村民分享丰收的喜悦。   吴培洋摄

  “瞧,我们的杂交水稻长得多漂亮!”从布隆迪最大城市布琼布拉驱车前往中国援布隆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路上,中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组组长杨华德指着窗外成片的稻田说。

  农业是布隆迪的支柱产业。自2009年起,中国政府连续派遣6批高级农业专家组赴布隆迪开展援外任务。“援助一个项目,发展一个产业”,中布农业合作为布隆迪实现“人人有饭吃、家家有所蓄”的发展目标作出了切实贡献。

  “我们的生活确实不一样了”

  汽车缓缓驶入村庄,路边遍布二层小楼,还有工人在脚手架上忙着建新房。看见贴着“中国援助”标识的汽车,许多村民高兴地围上来。“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杂交水稻减贫示范村——林格四村。”杨华德说。

  2018年,中国专家组在布班扎省基航佳县林格四村建设了第一个杂交水稻示范项目,向村里提供首季生产性投入基金和技术指导,从村里选择知识青年作为技术带头人培养,并对合作社农户进行培训,村里共134户1072人种上了杂交水稻。如今,林格四村的水稻单产增长136%,人年均拥有粮食900多公斤,全村实现了脱贫。

  “他家是第一批示范户之一”“这一户刚刚盖了新房”……说起林格四村的发展,杨华德如数家珍。看到村民约翰走过来,杨华德指向他身后的一座漂亮小楼说:“那是他家新盖的楼房,对面是他建的大米加工厂。”

  约翰有12个孩子。“我们家孩子多,以前这么多人吃饭是个大问题,一天能吃上两顿就很不容易了。”他说,“现在,全家不仅顿顿能吃饱,还开了加工厂,孩子们也都上了学。”

  “我们的生活确实不一样了。”33岁的易吉德在一旁说,中国专家总是在田间地头指导,大家遇到任何问题都会得到及时帮助。“我家以前只种了半公顷普通水稻,一年收成不到两吨,还不够自家吃。在中国专家指导下,我们种了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5公顷,每公顷产量提高到七八吨,粮食不但吃不完,还能拿出去卖,每季收入有1500万布隆迪法郎(约合5244美元)。”

  像林格四村这样的示范村,中国援布高级农业专家组已经建了36个,未来还将继续发展20个。不久前,距离林格四村不远的林格六村举办了一场盛大仪式,村民载歌载舞,庆祝杂交水稻示范项目在该村落地。“相信杂交水稻会让大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杨华德坚定地说。

  “中国农业专家组培养了我”

  “中国农业专家组培养了我。”布隆迪国家合作经济发展署署长恩达·伊克基常常这样说。

  几年前,伊克基还是一名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待业青年。2016年,27岁的他被在当地试种杂交水稻的中国专家组选为农业技术员,开始跟随中国专家学习种植技术及管理知识,并逐渐成长为推广杂交水稻技术的能手和布隆迪全国闻名的创业典型。由于表现出色,伊克基进入政府工作,如今已是高级官员。伊克基说,他始终感念中国专家组的培养之恩。

  杨华德说,专家组一直坚持培养伊克基这样的青年带头人,“只依靠专家组的力量是不够的,一定要培养当地的农业人才”。青年带头人通常需要接受一年以上的理论和驻示范村实践培训。

  艾力思特也是一名青年带头人。他在中国专家组的带领下种上了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自家的吃饭问题,还被派往锡比托克省,驻点指导该省杂交水稻种植和推广,成了一名本土专家。

  仅2023年,中国专家组就培训青年带头人48名、示范村农户3600人次、大学生450人次。当记者问起在布隆迪8年多总共教出了多少学生时,杨华德想了想,笑着说“数不清了”。

  “常听专家组提起一句中国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许多农民学会了‘打鱼’。”伊克基说,中国专家还常常告诉村民,努力才能实现发展,才能改变命运,这激励了很多村民,“中国专家为他们提供了谋生手段和一技之长,种植杂交水稻是非常有效的帮扶。”

  在中国专家组的帮助下,伊克基几次赴华培训和考察。“希望布隆迪与中国持续深化农业合作。”他说,中国也曾经历贫困,近几十年来实现了快速发展,“有中国作为榜样,有中国专家组的指导,相信布隆迪也能实现粮食自给,摆脱贫困,走向繁荣。”

  “相信再过3年,布隆迪水稻的杂交化率就能达到70%”

  “来非洲参加援外工作的,都有一种情怀。”杨华德说。今年,第六期中国专家组为期3年的工作已展开。11名成员中有水稻、果树、畜牧、水产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其中半数是上一期留下的。

  杨华德从第三期开始坚守在布隆迪,还有几名成员在援布前也参加过援助其他非洲国家的项目。中国专家组副组长、畜牧专家刘长辉曾在埃塞俄比亚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水稻专家吴志平2004年起就在尼日利亚进行农业援外,此后又在乌干达耕耘5年。

  从中国专家组驻地到布琼布拉市区虽然只有20多公里,但因道路颠簸,开车往往得一个小时左右。遇上雨天,土路都和了泥,泥水能没过半个轮胎。在这样的条件下,专家们每个月平均有25天都在出差、下乡。专家组的几台车常年在坑坑洼洼的路上行驶,平均4年就得报废。“每台车每年至少得开六七万公里。”杨华德说。

  布隆迪气候条件好,全年都能种植水稻,中国专家组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每天早上5时起床,6时开始一天的工作,已经成为所有专家的习惯。“每年春节,也就除夕大家聚个餐,热闹热闹。”刘长辉笑着说,“第二天又接着干活去了。”

  “在布隆迪,生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工作任务也很繁重。”杨华德说,“这里自然条件这么好,能为当地人普及更多农业技术、创造更多价值,我们再累也心甘情愿。”

  2022年5月,布隆迪总统恩达伊施米耶向杨华德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为布农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恩达伊施米耶表示,中国专家组成功将布水稻产量由平均每公顷3吨提升至10吨,实现了飞跃性增长。

  今年59岁的杨华德即将到退休年纪,但他希望继续驻守在布隆迪。“按目前的发展速度,相信再过3年,布隆迪水稻的杂交化率就能达到70%,基本上可以实现全国粮食自给自足。”杨华德说,他对那一天的到来充满信心。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7日 03 版)

(责编:袁勃、曹昆)
人才市场--中国创业投资网(www.wineast.com)
招聘职位展示 | 今日最新招聘 | 人才库 | 发布招聘 | 发布求职 | 马上登陆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查询 企业招聘 人才求职 
 
更多招聘...
  招 聘 职 位 公 司 名 称 工作地点 招聘人数 月 薪
澳大利亚羊毛加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面议
澳大利亚汽车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2000元
澳大利亚水果采摘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吉林 50人 22000元
澳大利亚手机组装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5000元
悉尼大型国际俱乐部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第一大钢铁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护林员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玩具厂缝纫工招聘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美容会所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农研所招工(蔬菜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服装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江苏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康复中心招工(按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干洗店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环境美化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吉林 50人 22000元
澳大利亚酒店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乳制品加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畜牧场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注塑厂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面议
澳大利亚农场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河南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建筑公司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皮制加工厂招聘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天津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啤酒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肉食加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江苏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铁矿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江苏 50人 25000元
业务员/业务代表 西安瑞银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 8人 面议
 
· 喻先生 先生 英语
· 关先生 先生 机械自动
· 张先生 先生 医学
· 王先生 先生 工业与民
· 李女士 女士 税务
· 全先生 先生 影视编辑
· 旷先生 先生 市场营销
· 火先生 先生 经济管理
· 白先生 先生 asd
· 朱先生 先生 计算机科
 
  最新培训



 投资市场 |  商业机会超市管理 |  创业板市场  | 连锁加盟 | 文章专题 欢迎各类合法网站申请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会员助手 - 网站地图 - 广告业务 - 查看日历 - 邮编区号查询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中国创业投资网 版权所有  E-mail:wineast@winea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