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这五年:共谋生态和发展 从“棋手”到“旗手”

发布时间:2024-06-01 21:07:34 来源: sp20240601

原标题:长三角一体化这五年:共谋生态和发展 从“棋手”到“旗手”

初冬时节,漫步浙江安吉余村,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映入眼帘,与四周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相映生辉。

这块石碑见证着余村这些年来对“两山”理念的探索实践,记载着余村人“点绿成金”的发展密码。

余村村口的石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余村村口的石碑。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也要在生态保护和建设上带好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5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以探路者姿态,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共绘大美生态画卷。

破解区域治理困境

从“独角戏”到“协奏曲”

长三角三省一市山水相连、河湖相通。过去,单打独斗、各扫门前雪,区域生态一度遭到破坏。

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11月30日召开的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加强三省一市生态保护红线无缝衔接,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深入开展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加强节能减排降碳区域政策协同,建设区域绿色制造体系。

太湖横跨苏浙两省,北临无锡,南濒湖州,东近苏州。作为长三角共同的“大水缸”,曾经的太湖风光绰约,沿岸城市舟舸争流。

曾几何时,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生活污水直排太湖……粗放型发展,将“大水缸”变成了“大染缸”。

2007年,太湖患上了“蓝藻病”,给沿岸城市敲响了警钟。太湖保护迫在眉睫,治理绝非一家之事!痛定思痛,苏浙两地齐心协力、溯源控源,开启了联合整治的新局。

长兴县太湖边水清岸绿美若画卷。谭云俸摄

长兴县太湖边水清岸绿美若画卷。谭云俸摄

受季风影响,无锡上半年暴发蓝藻,湖州则延迟到9、10月份。近年来,湖州上半年把打捞船开往无锡,帮无锡打捞;下半年则反之。

共享的不止两地人员,更有机制和经验。

2020年,湖州和无锡共同签署了太湖蓝藻防控协作机制合作协议。

“两地互相取经的频次越来越多,今年湖州借鉴无锡治理模式制定了蓝藻防治规划。两地实现信息共享、联合巡查、交叉检查,共同提升太湖治理水平。”如今,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李定期会收到无锡市发布的气象卫星监测图,及时掌握太湖水质情况,“在无锡的协助下,我们新建了原位控藻平台,提升了蓝藻防控能力。”

为推进环太湖毗邻地区生态联勤合作迭代升级,今年,苏州吴江与湖州吴兴签订了《跨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作机制备忘录》,将两地4.6公里分界线两侧互延1公里作为交叉联合执法区域。

“两地在交界处设立了联合执勤警务站。跨界污染发生时,可迅速通报对方并合力进行处置。”吴兴区生态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队第二中队中队长陈李喆说。

江浙交界处的乔溇生态联勤警务站。吴兴区委宣传部供图

江浙交界处的乔溇生态联勤警务站。吴兴区委宣传部供图

滁河是苏皖界河,长江一级支流。漫步于此,一泓碧水一程山。

从“杂乱无章”到“绿色秀带”,在这生活了30多年的安徽滁州市南谯区村民赵海清清楚记得,改变始于2018年年底苏皖两省签订的《关于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合作协议》。

2019至2021年,滁河陈浅断面年均值达到Ⅲ类考核要求。获得江苏省生态补偿资金4000万元的滁州安心“收钱”,江苏则愉快“掏钱”。

滁河美景。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滁河美景。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太湖与滁河的跨省协同治水工作,是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生动缩影。

告别“独角戏”,四手联弹生态“协奏曲”。沪苏浙皖打破生态保护跨区合作壁垒,“一体化治绿”成为共识。

2022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地表水优Ⅲ类断面比例较2019年提升21.2%,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较2019年提升4.9%,生态功能基本完善……更高颜值的美丽长三角吸引来如织游人。

加快生态优势转化

从“高颜值”到“高价值”

“小时候我老家那段新安江水质较差,沿岸养鸡场污水、生活污水都直排江里。”殷建新出生在黄山市歙县新安江边,如今每次回老家他都忍不住感慨,“水清了,山绿了,空气更清新了。”

安徽黄山新安江源头美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安徽黄山新安江源头美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变化缘于10年前。

2012年,皖浙两省签署“对赌”协议,启动了长达10年的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其间,相关参与方投入200多亿元用于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大大改善千岛湖等新安江下游水质的同时,也带动了黄山等地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发展——黄山市打造了“养生+养心”沉浸式休闲度假体验模式,乡村旅游覆盖七成以上村庄,近10万农民变身景区服务员;徽州民宿增至3000余家,跻身全国首批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

如今,生态“高颜值”正加速转化为经济“高价值”。“新安江模式”这一“跨省协作的制度创新”,使得新安江成为皖浙两省绿水生金的“富民江”。

安徽黄山民宿外穿城而过的新安江。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安徽黄山民宿外穿城而过的新安江。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新安江下游、浙皖交界处的小山村——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宅上村,也享受到了绿水青山带来的红利。如今村里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不少渔民上岸后转行成为民宿业主。截至2022年年底,全村共有10家民宿,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累计增收300万元。

宅上渔村风光。淳安县威坪镇党委供图

宅上渔村风光。淳安县威坪镇党委供图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也显著增强。

元荡湖位于沪苏交界处,3.1平方公里归上海青浦,9.9平方公里属江苏吴江。过去,两地环境治理存在责任划分不明晰等问题,元荡湖水质常年停留在劣Ⅴ类。

“原来两岸要么是鱼塘、荒地,要么被企业占用,老百姓走不进来。”青浦区水利管理所副所长向赟旭说,2020年以来,青浦与吴江联合修复水体、整治生态岸线,元荡湖再现碧波美景。

元荡湖的鸟儿。陆文忠摄

元荡湖的鸟儿。陆文忠摄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路径。

为了让绿水青山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2020年10月,浙江省发布了全国首部省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标准,GEP核算从试点走向了省域标准化。通过对生态产品价值量化评估,绿水青山有了清晰“价格”。此外,浙江还在全国首创了生态信用体系,唤醒大量农村“沉睡”资产,通过“森林贷”“水库贷”等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了“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的转换。

借鉴浙江经验,长三角其他地区也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资源与市场、资金对接服务平台:江苏确定14个县(市、区)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安徽打造生态产品交易所,从最初农林类产权交易平台升级为涵盖农村产权、排污权、水权等综合类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从“长三角”到“大中国”

西接太湖,东连黄浦江。北纬30度线上,太浦河犹如一条绿带,将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以下简称“青吴嘉”)紧密串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承泄太湖洪水和杭嘉湖涝水,三地协力开挖了这条河。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地对其定位也发生了改变——对上游的吴江来说,太浦河是一条重要的泄洪通道;而下游的青浦和嘉善,则把这条河定位为饮用水源。

定位不同,治水标准也各不相同。“我不管,你不管,水葫芦自有他来管”……“都不管”导致太浦河一度污染严重、黑臭难闻。

转折始于2019年建立的联合河湖长制。

当年11月1日,“青吴嘉”有了一个新的国家级名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太浦河也因此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见证者”和“实践者”。

为杜绝太浦河“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现象,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的协调下,三地聚到了一起。无数次的协调会和“头脑风暴”后,联合河湖长制诞生了。共订一套标准,同绘一张蓝图,三地在联合巡河、水质联合监测、联合执法会商、河湖联合保洁及河湖联合治理等方面建立了常态机制,推动太浦河界河共同治理。

从“水葫芦流到哪,治污责任就归谁”转为“不让一串水葫芦漂到隔壁省市”……“青吴嘉”跨域携手共建示范区“水乡客厅”,打造沪苏浙皖共同的“会客厅”。如今的太浦河,林木青葱、鸟语花香,成为著名的拍鸟胜地。

太浦河风光。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太浦河风光。嘉善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在环太湖区域、皖南—浙西—浙南生态屏障区域、长江生态廊道、淮河—洪泽湖生态廊道等区域,联合河湖长制已成为跨区域水生态治理的重要制度保障。

诞生于太浦河上的联合河湖长制,从“水里”逐步扩展到了“岸上”,从“青吴嘉”三地走向了全国。

无独有偶。国内首个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也从浙皖两省“新安江模式”,推广到了全国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

流经全国10余省份的长江流域的保护工作,也在《长江联合共治协议》等体系下结出了“硕果”——江豚再次戏水,极度濒危、销声匿迹20多年的鱼类再度重现。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跨域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自成立以来,示范区累计推出1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联合河湖长制等38项制度创新经验,正向长三角和全国其他重点区域复制推广。

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到“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再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保护的重要论述,正在各地被实践着。

从长三角“一家人”到全国“一盘棋”,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一体化意识”也逐渐被其他地方接受,成为环境治理共识。

长三角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而是和谐共生的“交响曲”。

聚焦生态绿色一体化,长三角还将有哪些新动作?

持续巩固长江十年禁渔成果,推进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编制完成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规划,探索建立区域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机制,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提质增效……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给出了答案。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长三角这块“试验田”开创的改革经验,已在“大中国”土壤里“开花结果”。从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盘活生态环保“一盘棋”的“棋手”,到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经验的先行“旗手”,长三角三省一市还将继续书写生态一体化新篇章。(方彭依梦、康梦琦、张磊、李阔、唐小丽、马作鹏、张玉峰)

(责编:罗知之、高雷)
人才市场--中国创业投资网(www.wineast.com)
招聘职位展示 | 今日最新招聘 | 人才库 | 发布招聘 | 发布求职 | 马上登陆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查询 企业招聘 人才求职 
 
更多招聘...
  招 聘 职 位 公 司 名 称 工作地点 招聘人数 月 薪
澳大利亚羊毛加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面议
澳大利亚汽车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2000元
澳大利亚水果采摘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吉林 50人 22000元
澳大利亚手机组装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5000元
悉尼大型国际俱乐部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第一大钢铁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护林员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玩具厂缝纫工招聘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美容会所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农研所招工(蔬菜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服装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江苏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康复中心招工(按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干洗店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环境美化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吉林 50人 22000元
澳大利亚酒店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乳制品加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畜牧场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大洋洲国家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注塑厂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面议
澳大利亚农场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河南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建筑公司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皮制加工厂招聘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天津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啤酒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山东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肉食加工厂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江苏 50人 25000元
澳大利亚铁矿招工 东恒劳务派遣有限公司 江苏 50人 25000元
业务员/业务代表 西安瑞银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 8人 面议
 
· 喻先生 先生 英语
· 关先生 先生 机械自动
· 张先生 先生 医学
· 王先生 先生 工业与民
· 李女士 女士 税务
· 全先生 先生 影视编辑
· 旷先生 先生 市场营销
· 火先生 先生 经济管理
· 白先生 先生 asd
· 朱先生 先生 计算机科
 
  最新培训



 投资市场 |  商业机会超市管理 |  创业板市场  | 连锁加盟 | 文章专题 欢迎各类合法网站申请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免责条款 - 会员助手 - 网站地图 - 广告业务 - 查看日历 - 邮编区号查询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Copyright(C)  中国创业投资网 版权所有  E-mail:wineast@wineast.com